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管理员第1年

天下徐氏网  
加关注17

欢迎访问天下徐氏网,一个为徐家文化传承努力的编辑

搜索
首页 > 人物 > 康熙十二年进士 徐元梦
人物
康熙十二年进士 徐元梦
2021-04-14IP属地 山东79

徐元梦(1655-1741年),姓舒穆禄氏,字善长,满洲正白旗人。清朝大臣,教育家。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授浙江巡抚。雍正帝即位,署大学士,充《明史》总裁。乾隆帝即位,入直南书房,充《世宗实录》副总裁。

乾隆六年(1741年),去世,追赠太傅,谥号文定,入祀贤良祠。

徐元梦,姓舒穆禄。满洲正白旗人。

康熙十二年,中进士,改庶吉士。康熙二十二年,迁太子中允,充日讲起居注官。以讲学负声誉,大学士明珠欲网罗之,其迁词曹直讲筵,明珠尝荐于皇上。徐元梦以明珠方擅政,亦不附纳兰明珠。后因德格勒私抹起居注案,夺官逮下狱,几处绞刑,后皇帝饶其不死,被鞭打一百。康熙三十二年,供职上书房,教诸皇子读书。康熙四十一年,充顺天乡试考官。康熙五十三年,授浙江巡抚,临行前赐御制诗文集及鞍马。康熙五十四年,上疏:"杭州、绍兴等七府旱潦成灾,已蒙蠲赈,并截漕平粜。未完额赋,尚有十三万馀两,请秋成后征半,馀俟来岁。"皇帝批准。康熙六十年,上赐以诗,曰:"徐元梦乃同学旧翰林,康熙十六年以前进士只此一人。"

雍正元年,署大学士,充《明史》总裁。清高宗即位,命直南书房,充《世宗实录》副总裁。

乾隆六年秋,有疾,十一月,疾剧。乾隆命皇长子永璜视疾。又遣大使来问候,徐元梦伏枕流涕曰:"臣受恩重,心所欲言,口不能尽!"大使出去后,呼曾孙取《论语》检视良久。翌日遂卒。赠太傅,赐祭葬,谥文定。

舒赫德 (1710-1777年) ,字伯雄、伯容,又字明亭,满洲正白旗人,礼部侍郎徐元梦之孙。雍正六年(1728),由笔帖式授内阁中书。十三年,迁监察御史,在军机处行走。乾隆二年(1737)八月,上疏请将闲散八旗安置东北屯垦;赎还典于民人之旗地,诏允。三年,迁内阁侍读学士。四年,擢副都御史、刑部待郎。六年,兼办步军统领事务,整顿旗容。十二年五月,任户部侍郎。十三年四月,授正黄旗汉军都统。九月,调镶红旗汉军都统,军机处行走。十月任会典馆总裁、兵部尚书。十四年,授参赞,加太子太保。参与平定大金川土司、准噶尔部与回疆贵族叛乱。旋迁工部尚书、镶红旗满洲都统。二十八年,任经筵讲官,兼署工部尚书、步军统领,加太子太保。三十年,任国史副总裁。三十一年署,陕甘总督。

舒常,舒穆禄氏,满洲正白旗人,舒赫德之孙,徐元梦玄孙也,清朝侍卫。

異名種類出處
善長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6746號
蝶園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6746號
蜨園國朝名臣言行錄, 卷5, 頁535
蝶園先生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 下冊, 頁1232
蝶園徐先生清代七百名人傳, 1冊1編, 頁106
文定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Xuyuanmeng漢語拼音
sioi yuwan meng羅馬拼音;滿文


引文出處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史稿.列傳, 卷289, 頁10247-10250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63號    

清史列傳, 2冊卷14, 頁10-12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6746號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7546號    

清代七百名人傳, 1冊1編, 頁106-108    

清朝先正事略, 1冊卷9, 頁345-349    

國朝詩人徵略, 1冊卷9, 頁358-259    

初月樓聞見錄等四種-舊聞隨筆, 卷1, 頁356-357    

新世說, 頁174    

詞林輯略, 卷2, 頁43    

滿名臣傳, 3冊卷18, 頁75-92    

清儒學案小傳, 1冊卷4, 頁693-694    

顏李師承記, 卷3, 頁185-196    

國朝名臣言行錄, 卷5, 頁535-541    

碑傳集, 2冊卷22, 頁521-523    

國朝耆獻類徵初編, 11冊卷12, 頁523-531    

國朝耆獻類徵初編, 11冊卷12, 頁531-534    

國朝耆獻類徵初編, 11冊卷12, 頁535-543    

國朝耆獻類徵初編, 11冊卷12, 頁543-544    

國朝耆獻類徵初編, 11冊卷12, 頁544    

國朝耆獻類徵初編, 11冊卷12, 頁544    


出身:康熙12年三甲四十三名進士    


履歷任期出處
翰林院庶吉士康熙12年-康熙?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戶部主事康熙[14]年-康熙22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中允康熙22年-康熙?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日講起居注官康熙22年-康熙?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侍講康熙22年-康熙26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革職康熙26年-康熙?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直上書房康熙33年-康熙?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內務府會計司員外郎康熙32年-康熙50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順天鄉試副考官康熙41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額外侍讀學士康熙50年康熙52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會試副考官康熙51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63號
內閣學士康熙52年-康熙5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禮部侍郎(兼)康熙52年-[康熙5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經筵講官康熙53年-?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浙江巡撫康熙53年-康熙56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91352號
右副都御史(坐銜)康熙53年-康熙56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119949號
左都御史康熙56年-康熙57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翰林院掌院學士(兼)康熙56年-康熙61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日講起居注官康熙56年-?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經筵講官康熙56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教習庶吉士康熙56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工部尚書康熙57年-雍正1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直上書房雍正1年-?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史稿.列傳, 卷289, 頁10249
內閣大學士(署)雍正1年-雍正4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左都御史(兼署)雍正1年-雍正?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明史總裁官雍正1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戶部尚書雍正1年-雍正4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繙譯鄉試正考官雍正2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內閣學士行走雍正4年-雍正8年清史列傳, 2冊卷14, 頁11
繙譯中書行走雍正8年-雍正?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繙譯鄉試副考官雍正1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南書房行走雍正1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內閣學士雍正1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刑部右侍郎雍正1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禮部右侍郎雍正1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世宗憲皇帝實錄副總裁官雍正1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禮部左侍郎雍正13年-乾隆1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119380號
三禮義疏副總裁官乾隆1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尚書銜乾隆1年-乾隆?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史館內廷等處行走乾隆1年-乾隆?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太子少保乾隆4年-乾隆6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太傅(贈)乾隆6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入祀京師賢良祠乾隆6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632號

著述: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舒穆祿徐元夢編輯    

稱謂   姓名                稱謂             姓名

孫    舒穆祿舒赫德    曾孫    舒穆祿舒常    

其他參考文獻

欄位名稱       說明            出處

旗籍             滿洲正黃旗    詞林輯略, 2卷, 頁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