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二十二年进士 徐法绩
徐法绩(?~1836年),字熙庵,陕西泾阳县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两年后,由于父母年老,生活无人照料,他便辞职归家,赡养父母达10年。
道光九年(1829年),朝廷将他补为御史。他认为作谏臣,向皇帝上疏言事或弹劾大臣,当从大处着眼,顾全大局,不宜以细微末节之事堵塞皇帝的视听。他上疏陈述了“求人才、捐文法、重守令、绳贪墨”四件事,颇有见地,被朝廷采纳,擢升他任给事中。他曾经负责稽查户部银库,两袖清风,一尘不染。道光十二年,他在赴外地核查会试时,发现同僚与上级官员合谋扣留云南饷银,被他阻拦,其谋未逞。他办事认真,善识人才。在主持湖南乡试中,认真检阅被丢弃的废卷,从中发现了左宗棠的试卷,认为是佳作,嘱同考官予以补荐,这才使左宗棠后来成为清代名臣。后受推荐,赴东河(指河东河道总督治所)学习河工。他踏勘河岸,访问百姓,摸清了利弊之情,著成《东河要略》一篇。
道光十四年(1834年),升任太常少卿,后以病辞官归家,道光十六年卒于家。
異名 | 種類 | 出處 |
---|---|---|
幼公 | 字 | 清朝御史題名錄, 頁393 |
熙葊 | 號 | 清朝御史題名錄, 頁393 |
又功 | 字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5985號 |
定夫 | 字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5985號 |
熙庵 | 號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5985號 |
熙盦 | 字 | 清秘述聞三種, 續卷4, 頁620 |
熙菴 | 號 | 清代碑傳文通檢, 頁171 |
定甫 | 字 | 清代職官年表, 4冊, 頁3197 |
籍贯
陝西省-西安府-涇陽縣 | 陝西省涇陽縣 | 108.842568 | 34.526754 |
传略
引文出處 |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5985號 吳懷清輯 道光!徐法績列傳 !徐法績字又…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7735號 道光十五 清史稿列傳一百六十四 !徐法績字熙… |
清朝碑傳全集, 3冊, 頁2152 續碑傳集卷十六葉二十三 吳敏樹 太常徐先生傳 先生諱法績… |
出身:
拔貢
嘉慶22年進士
履歷 | 任期 | 出處 |
---|---|---|
小京官 | ?-嘉慶[22]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5985號 |
庶吉士 | 嘉慶22年-嘉慶24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7735號 |
翰林院編修 | 嘉慶24年-道光9年 | 清實錄:仁宗睿皇帝實錄, 卷357, 頁710-1 |
江南道監察御史 | 道光9年-? | 清朝御史題名錄, 頁393 |
刑科給事中 | 道光?年-道光[12]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5985號 |
稽查銀庫 | 道光?年-道光?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5985號 |
湖南鄉試主考官 | 道光12年 | 清秘述聞三種, 續卷4, 頁620 |
會試同考官 | 道光12年 | 清秘述聞三種, 續卷14, 頁854 |
掌禮科給事中 | 道光[12]年-道光14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5985號 |
[巡河給事中](巡視東河) | 道光[12]年-道光14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5985號 |
太常寺少卿 | 道光14年-道光15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5985號 |
著作:
東河要略一篇
关系:
稱謂 | 姓名 | 稱謂 | 姓名 | 稱謂 | 姓名 |
---|---|---|---|---|---|
孫 | 徐韋佩 | 門生 | 左宗棠 | 門生 | 吳敏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