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六年进士 徐昌绪
實錄館 纂修官 內閣 徐昌緒 ?-同治[4]年
徐昌绪(1829年1月16日—1892年6月27日),字令甫[2],又字子正[3],号琴舫,又号遁溪,四川忠州直隶州酆都县人,世居梁山县屏井铺移居酆都。清朝翰林。
生平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拔贡,朝考授户部小京官,咸丰二年(1852年)壬子科中顺天乡试,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加侍讲学士衔。历任员外郎衔河南陕西司捐纳房主事、文渊阁校理[4]。在京师颇有文名。后因肃顺案免职回乡,主讲东川书院,任山长[5]。
咸丰二年(1852)举人。六年(1856)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十年(1860)擢侍讲学士。同治帝即位,以肃顺案被累下刑部狱。后籍没肃顺家,发其与肃顺书,乃以清白免议。遂灰心仕进,以终养乞归,主讲东川书院,卒年六十八岁。善为文,工书法。所镌《蚕神碑》,笔力苍劲,时人以为楷模。与田秀栗、徐浚镛合修有《丰都县志》四卷行世。《丰都县志》有传。
参考资料
1、‘廿九日晴,晨雾。……施鹤生信来,云徐琴舫同年于六月四日病故,其次子遇隆以都司投效福建,嘱致书谭文卿为之先容,即草一函由信局去。’。《翁同龢日记》第五卷
2、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明经通谱》
3、《咸丰六年丙辰科会试同年齿录》
4、《大清缙绅全书》
5、 《我县清朝翰林徐昌绪事略》,张汝励,《丰都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