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徐徵参加了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的诏举考试。据清代徐松《登科记考》,开元二十一年的科考状元是徐徵,同榜进士共25人。《登科记考》未载徐徵之里籍,但据《泉郡徐公店状壳尚书公徐晦家谱》、《泉郡华洲徐氏族谱》等记载:徐徵(700-765),字慈恩,号瀔水,晚号长源,浙江信安(即今衢州)人。
关于徐徵的世系,据《信安徐氏宗谱》,迁衢始祖徐仓由徐州渡江,迁徙衢州。之后,在衢州历九代,至六十世徐洎,徐徵为徐洎之弟,居信安,科考中状元后因任福建晋江安平县主簿,遂寓居晋江。
徐徵是衢州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也是中华徐氏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他历官福建安平县主簿、晋江县丞兼少监之职。徐徵天性刚直,忠贞不渝,后被奸相李林甫所害,卒于福建晋江寓所,不显而终。今福建晋江市安海镇兴胜境徐厝中的“状元巷”,就因徐徵曾居住于此巷而得名。
关于徐徵之死,相传是因其无端卷入一场政治风波而惨死。
徐徵中状元后,当时朝廷的政治气氛异常紧张。当时的太子李亨和宰相李林甫矛盾激烈,且双方实力相差无几,都属于重量级人物,谁也不知道以后的结果,赌码就是自己的政治前途甚至性命。
徐徵当时曾有位同学任宫廷侍卫,在他的劝唆下,徐徵经过考虑后,决定投靠太子李亨。一是因为太子代表了将来的皇帝,二是因为徐徵非常厌恶李林甫的为人。结果很不幸,徐徵赌输了。事情大致是,杜良娣(良娣是太子老婆中间的一个等级)的父亲杜有邻惹上了官司,官司的另一个主角是柳勤,柳勤的妻子就是杜良娣的姐姐。要告状总有个罪名吧,柳勤告杜有邻的罪名是“妄称图谶,交构东宫,指斥乘舆”。差不多就是告他谋反,案情重大。对此案的审查,最后交由李林甫负责。
李林甫心中暗自高兴,觉得这是打击太子的绝佳机会,便把案情往太子身上推移,把太子牵连进来。后来玄宗另外派官审问,其实和太子一点关系都没有,就连杜有邻的造反也不靠谱。
李林甫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李林甫授意手下指使柳勤诬告,一下子把案情扩大,又引地方官李邕作证,大有废太子之势。唐玄宗念其两人都是皇亲国戚,宽大处理。连同与此案有关的其他官员,则一起被施行杖刑。可是李林甫好不容易抓住这个机会,便授意执行杖刑的人要重重地打,而且多打了还有奖赏。由于当时李林甫权势遮天,很多官员(包括徐徵的那位同学)被活活打死,徐徵也受此牵连而遭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