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管理员第1年

天下徐氏网  
加关注17

欢迎访问天下徐氏网,一个为徐家文化传承努力的编辑

搜索
首页 > 人物 > 徐世华 抗日烈士
人物
徐世华 抗日烈士
2021-10-26IP属地 山东11

                   

徐世华烈士遗像

徐世华(1902年——1943年4月13日),五台建安徐氏后裔,股世不详,内蒙呼和浩特市榆林镇三道沟徐氏之一世祖尧公之曾孙,1902年出生于绥远省凉城县义和乡石嘴子村,是我的祖父。

因他出生于富庶之家【源恒堂】,故从小能够上学读书,可谓满腹经纶。年青时就担任义和村公所的先生(即现在的会计),用自己的文化知识为乡民服务。

投身抗日

1938年,八路军120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和太原成成中学师生组成抗日支队挺进绥远蛮汉山、大青山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注:挺进绥远的大青山支队司令员为三五八旅政治委员李井泉,支队参谋长姚喆为原三五八旅参谋长。李井泉离开后就由姚喆任支队司令直至抗战胜利。姚喆脸上几寸长的刀疤是长征时受伤留下的,后来老百姓送绰号:刀劈姚司令。建国后首任绥远军区司令员,后任武汉部队副司令员,授中将军衔)。我们义和地区是蛮汉山区的北端,北面相邻京绥铁路,过了铁路就是大青山地区。所以我们这里是八路军从山西到大青山的必经之地。

1938年秋,八路军工作人员到义和地区宣传抗日,就吃住在源恒堂。徐世华本身就有爱国情怀,经由八路军工作人员宣传教育,就积极地投身到抗日运动中,并利用他的关系为我八路军搞物质装备。

徐世华同志起先并未正式参加工作,只是以乡民身份参于抗日工作,以他的办事能力和财务能力能给八路军搞到装备。1940年春,他从归绥城搞回一批马鞍子,放在义和蓿麻湾村庙上的禅窑里。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八路军还未取走却遭到日伪的抄查,徐世华也被逮捕了。他被押到归绥城下了地牢达40天之久。后经归绥商会会长的儿子王凯(系归绥城东陶卜齐人,距离徐氏三道沟15里,距离义和石嘴子村25里。其家堂号为”世德源”,与徐氏“源恒堂”交往甚密。时任归绥城的驻军司令与王凯为日本留学期间同学,故能保释徐世华出狱。王凯虽然是日本留学生,但他在日寇占领归绥后并未在日伪政权任职,而是在陶卜齐家中闭门读书,是一个有气节的知识分子,其父在归绥城沦陷后也辞去商会职务回家休养)协调帮助,才保释出狱。他出狱后其兄长不让他再与八路军打交道,他却更激发了抗日爱国的热情,随后就正式参加了区政府的革命工作。

1940年,八路军成立凉城县北四区政府,徐世华就正式参加了区政府工作,担任工作员一职。因当时形势的需要,徐世华参加了区里工作后并未公开身份,为秘密工作人员,经常到敌占区,如旗下营、陶卜齐、归绥城等地搞物质装备和枪支弹药。本村村民对他的情况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们家属也不甚了了。他牺牲后我父亲才17岁,据我父亲介绍说,他小时候记得他父亲整日不回家,基本上不管家务事了。他经常见八路军首长到我们家与父亲接头会面。我父亲还保存下来一封当年八路军大青山支队骑兵二团团长朱有德同志给徐世华的信。1958年,生产队拆除徐世华同志家老院墙时在墙中发现了此信。但可惜的是,在编写本文时,这封信却一时未能找到,记不清是哪一家的晚辈保存,或者是在落实政策时递交给县有关部门了。

在革命过程中,徐世华同志还为当地抗日工作引领和培养了另外一位优秀的革命干部,就是他的内弟陈振华(卓资县碌碡坪公社黄合少村人)。抗战前,陈振华同志在归绥师范学校读书,日寇占领归绥后缀学回家,是义和地区少有的几个文化人之一。当时八路军区政府缺乏识字人,想动员他参加工作,却遭到陈振华父亲的坚决拒绝。最后徐世华做其岳父的工作,最终说服了岳父放出儿子当了八路军。陈振华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担任各地县长、县委书记,最后在呼和浩特市市委副书记任上离休。

英勇就义

1943年4月,义和地区有一汉奸分子向旗下营日伪特务队告密,说徐世华是八路军。于是徐世华身份被暴露。4月13日,在一名日本鬼子的指挥下,旗下营日伪特务队队长李云青带领十余名特务,在义和十八台村将徐世华逮捕,枪杀于村外的山沟中。

当时我北四区区长张追光同志带领的游击队也在义和,他们下午就得到了徐世华牺牲的消息。晚上区政府领导们就到石嘴子徐世华的家里召开了追悼会,并购置棺木和衣服等安葬了徐世华烈士,并派人追捕那名汉奸分子。最后由郭钰同志(内蒙卓资县东河子公社<现红召乡>人,当时任区工作员,建国后一直在东北部队,上世纪70年代转业至内蒙,任内蒙古自治区机械局办公室主任)亲自将其处决,为烈士报了仇。

恢复名誉

1943年烈士牺牲之后,徐世华同志的直接领导人陆续离开北四区,因此,到1949年后新政权成立后,无法确认徐世华同志的烈士身份。甚至在1951年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将其作为反革命对待,其家属也被划到地主阶级范围了。

当时只有陈振华同志一人还在内蒙工作,其他区领导人都随军南下到四川去了。陈振华同志因与徐世华有姻亲关系,也只能是孤掌难鸣,作不了证明。

直到1967年才得到了当年的张追光区长(张追光,山西赵城人,原在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连指导员。后调入地方任区长,系徐世华同志的直接领导人。后来随军南下到四川、西藏各地任职。当年联系到他时任西藏工委驻成都办事处主任,后来转任四川乐山市市委宣传部部長,后离休。)和区委书记冯铭(随军南下到四川和西藏,成为了党的高级干部。建国后任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司长)的信息。经与他们去信联系,他们来信证实了徐世华同志的革命身份,并称当年就定为革命烈士了。得到这消息后,我们家属即向卓资县革命委会员会反映这一情况。但因当时是“文革”时期,极左思潮泛滥,有关部门对这类问题不予重视,也不予解决。最后在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者李井泉同志(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过问下,卓资县有关部门才接收了我们的申诉。通过对知情人发函调查后,才最终确认并恢复了徐世华同志的烈士身份,并给家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当时的阶级成份也由地主改为中农了。

现在内蒙出版的《大青山抗日斗争史》后附之《革命烈士英名录》中就载有徐世华烈士的英名。

作者简介

宗亲徐玉忠与家人在五台山合影留念

(左三为徐玉忠)

徐玉忠,男,1951年出生于内蒙卓资县四区义和乡石嘴子村(后来划为卓资县碌碡坪人民公社蓿麻湾大队石嘴子生产队),系“文革”前的老三届初中生,以回乡知青从旗下营中学回到家乡务农。生产队劳动之余,在父亲(其祖父和父亲都是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中医)指导下学习中医知识。

1980年参加碌碡坪公社卫生院工作,职称为中医师。1987年担任本卫生院院长十五年后退休。目前正主持整理编修三道沟徐氏一支的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