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管理员第1年

天下徐氏网  
加关注17

欢迎访问天下徐氏网,一个为徐家文化传承努力的编辑

搜索
首页 > 人物 > 徐敬之 爱国工商业者
人物
徐敬之 爱国工商业者
2023-07-29IP属地 日本10
  • 人物行业:经济人物
  • 全名:
  • 本名:
  • 性别:
  • 别名:
  • 字:
  • 号: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出生地:
  • 祖籍:
  • 家族信息:
  • 逝世地:
  • 安葬地:
  • 配偶:
  • 父母:
  • 子女:
  • 毕业院校:
  • 国籍:
  • 所处时代:
  • 主要成就:
  • 主要作品:
  • 最高职务:

徐敬之(1894~1971) 又名徐源久。出生于山东省威海南虎口村。因家贫,幼年只读3~4年书便辍学务农。  

大豆行家

播报

编辑

1912年,徐敬之来大连,先后在日商开办的三大利油坊学徒、当职员,后又到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当植物油料采购员。因为每天和大豆打交道,凭眼、手、口便能断定大豆的品种、质量、水分和含油率,成为大连的大豆行家,使油脂业成为他一生中发家致富的主业。

1926年,与人合股开设东和长油坊,他相继解决了从东北各地廉价购进的火烧豆、水豆、冻豆的榨油技术,获得高额利润。他不满日本殖民当局的经济统治和繁多的苛捐杂税,1937年将大量资金转移到关里,相继在烟台、威海、北京、天津、上海、香港等地办企业,购置房地产。所办的企业有:东和长油坊、复昌盛油坊、福聚恒油坊、德和长商店、更生运动鞋厂、兴业窑厂、永和长铁行、隆裕稠缎庄、东和长陶瓷厂等。总资本250万元。 

大连解放

 

1945年大连解放后,徐敬之从烟台回到大连。1946年,在沙河口区经营解放前置办的70亩果树园。1950年,出任公私合营联合油脂厂副厂长,亲自设计改造了干蒸机,试验成功一种新的榨油法,使每百斤大豆出油由9斤左右提高到14斤左右,创造大连市大豆出油率新成绩。1955年又与工人一起试制成功用铁圈替代油草榨油,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成本降低38%,当年为企业增收600多万元。

1956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徐敬之带动私方人员将私营油脂厂全部并入地方国营旅大油脂总厂,还把自己代管的几十家联合企业的帐外生产资料和物资(榨油机900台、窝炉30台和其它设备),均按铁价计算交给工厂,把个人房产(年房租达4万元)和银行存款4万元,都投入到工厂,以支援扩大再生产。另外拿出5万元作为私股投入到资金周转困难的大连公私合营棉织厂。

抗美援朝期间,徐敬之捐出大部分个人积蓄购买飞机、大炮,动员夫人卖掉金银首饰购买爱国建设公债。 

热心公益

 

徐敬之热心赞助社会公益事业。大连解放前,他先后参加了“红十字会”和“道德会”等慈善团体。对“道德会”办夜校、设立戒烟所、开办缝纫厂均积极予以资助。他还集资创办大连育婴堂,自兼堂长,解决了弃婴的生存问题。他在威海家乡捐款修建了南虎口村高级小学、温泉汤西佛山小学、凤林小学和威海市金线项中学,并在这些学校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好学上进。这些义举载入了《威海市志》。

1953年,大连市工商联集资创办新华初级中学,他捐款5000元,并按月捐款补贴学校开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他主动购买10台缝纫机,捐赠给各区工商联,组建工商联家属生产互助组生产自救,帮助困难户解决生活困难。

1954年以后,徐敬之先后被选为大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大连市第四届人民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工商联合会执行委员,大连市工商联合会副主任委员,大连市民主建国会委员等职。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他被隔离审查,银行存款被冻结,并加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关押1年之久。临终前嘱咐家属,一旦被冻结的银行存款返还,除少部分留给妻子作生活费外,都捐献给社会公益事业,不要子女继承遗产。  

逝世

 

1971年,徐敬之因病于大连逝世,终年77岁。

1978年3月,大连油脂总厂为徐敬之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给他平反昭雪,肯定他是一位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工商业者,是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反帝爱国的民主人士。他的家属按他的遗嘱,向大连市民主建国会和市工商联捐赠2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