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壬:1829年道光九年进士,清朝江苏巡抚,(直隸省-順天府-宛平縣 北京市東城區 116.416357 39.928353)与王韬友好;徐于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时苏州失陷前,为战败绿营兵叛逆弑于苏州官邸内,布政使薛焕接任江苏巡抚、署(代理)两江总督。
字:钧卿
出生地:顺天宛平
出生日期:1800年
逝世日期:1860年
主要作品:务民义斋算学
本 名:徐有壬
爵 位:骑都尉
谥 号:庄愍
出身:
道光8年舉人
道光9年進士
清末时期官员、数学家
異名 | 種類 | 出處 |
---|---|---|
鈞卿 | 字 | 清季職官表附人物錄, 頁887 |
君青 | 字 | 清季職官表附人物錄, 頁887 |
莊愍 | 諡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3122-4號 |
鈞儒 | [不詳] | 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 下冊, 頁1234 |
務民義齋 | 室名 | 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 下冊, 頁1234 |
Xu Youren | 漢語拼音 |
徐有壬(1800年-1860年),字钧卿,又作君青。浙江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 [3]中国清末官员、数学家。 [3]
徐有壬于清宣宗道光九年(1829年)中进士,后历任云南按察司、湖南布政司、江苏巡抚等职位。 [3]咸丰五年(1855年),受命办理浙江湖州团防,对抗太平军。咸丰八年(1858年),督办江南军营粮台,擢江苏巡抚。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克苏州时被杀。 [2]
徐有壬具有出众的数学才华,为世人所惊叹。其对圆和垛积问题研究较深,还用屡乘、屡除法求得对数表,比西方传入的方法更简便。一生著述颇丰,著有《测圆密率》3卷、《垛积招差》(即《造各表简法》)1卷、《椭圆正术》1卷、《截球解义》1卷、《弧三角拾遗》1卷、《椭圆求周术》1卷、《割圆八线缀本》4卷、《垛积测圆》3卷等。
早年经历
徐有壬八岁解勾股术,父死,依叔父于京师,师事姚学塽。学必求有用,尤精历算。
道光八年(1828)举人,道光九年(1829)高中进士,历任户部四川司、山西司、陕西司主事,后升任郎中。
道光二十三年(1843),出为四川成绵龙茂兵备道。
道光二十七年(1847),署四川按察使,平定啯噜。
道光二十八年(1848),擢升广东盐运使,署广东按察使,剿灭清远土匪。改任四川按察使。
咸丰帝即位,下诏求言,朝廷巡抚以下机构为了避嫌,罕所陈奏。徐有壬独密疏,论事切直。迁云南布政使。咸丰三年(1853),调任湖南布政使。
督治团练
咸丰五年(1855),以母忧回原籍。浙江巡抚何桂清奏起用徐有壬治团防。太平军由宁国窥湖州,徐有壬扼长兴,设伏败之,贼去。
咸丰八年(1858),服阕,任江苏粮台,擢江苏巡抚。枪船匪首程鹏士扰嘉兴、湖州,地方官不能制,潜至苏州,侦获之,置诸法。徐有壬之所以能够重用,由何桂清所荐。及同官江苏,无所阿附。
咸丰十年(1860)春,太平军复犯湖州。徐有壬咨商何桂清,遣游击曾秉忠率舟师往援。水陆夹击,贼被创退。寻复出东坝、溧阳,间道径趋杭州。急请调提督张玉良驰援,杭州得以陷落不久后收复。何桂清奏捷,惟言藩司王有龄功,得扰擢,徐有壬仅予议叙。未几,和春等师溃,退守丹阳,徐有壬急运粮械济之,而张国梁、和春先后战殁,何桂清弃常州不守。
不屈而死
四月,贼遂长驱犯苏州。徐有壬移檄责让,桂清抗疏劾之。张玉良自请助守城,令屯葑门外,忽夜遁。次日,徐有壬巡城,广勇通贼,开门纳贼。短兵巷战,贼矛刺徐有壬冠,抗声骂贼,遇害。子徐震翼与妾、女同死。诏优恤,予骑都尉世职,谥庄愍,苏州建专祠。
徐有壬幼时曾浏览族谱,得知远祖徐应镳阖门殉节事,慨然曰:吾他日当如此!至是果验。 [1]
徐有壬作为清末算学的一代宗师,取得了不让西人的算学成就。徐有壬著书13卷,包含《堆垛测圆》三卷,《测圆密率》三卷、《垛积招差》、《椭圆正术》、《圆率通考》、《弧三角拾遗》、《四元算式》等各一卷。录入《务民义斋算学》的共有七卷。其学术风格融汇古今,挖掘了朱世杰等古代数学家的思想方法,并结合西学,对幂级数的展开进行了拓展。他推陈出新,将许多西方的算学技术引入了中国。
参考资料
1、《清史稿》卷三百九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二.国学导航 [引用日期2019-08-25]
2、郑天挺,吴泽,杨志玖主编;翁独健,蔡美彪,李学勤等副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第2485页
3、《数学辞海》编辑委员会编.数学辞海第六卷.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学术论文
内容来自
罗见今. 徐有壬《测圆密率》对正切数的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王海林. 徐有壬的弦求矢公式研究.《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04
张升,董杰,ZHANG等. 徐有壬《测圆密率》中差系数的表示.《vip》,2015
刘仲华. 晚清算学家徐有壬的悲情命运.《明清论丛》,2014
罗见今. 徐有壬《测圆密率》对正切数的研究.《西北大學學報編輯部》,2006
引文出處 |
---|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史稿.列傳, 卷395, 頁11782-11783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3122-8號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3122-2號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3122-3號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3122-1號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365號 |
清國史, 9冊, 頁828-829 |
清史列傳, 6冊卷43, 頁24-26 |
清朝碑傳全集, 3冊, 頁2667-2668 |
清朝碑傳全集, 3冊, 頁2668-2669 |
清朝碑傳全集, 3冊, 頁2669 |
湖州府志(清同治十三年刊本), 卷70, 頁19-21 |
蘇州府志(清光緒九年刊本), 卷68, 頁50-51 |
順天府志(清光緖十五年重印本), 卷103, 頁29-31 |
履历
履歷 | 任期 | 出處 |
---|---|---|
戶部四川司主事 | 道光18年-道光21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3122-1號 |
山西司員外郎 | 道光21年-道光22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3122-1號 |
陝西司郎中 | 道光22年-道光23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3122-1號 |
四川成綿龍茂道 | 道光23年-道光28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3122-1號 |
四川按察使(署) | 道光27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3122-1號 |
廣東鹽運使 | 道光28年-道光29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3122-1號 |
廣東按察使(署) | 道光29年-道光?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3122-1號 |
四川按察使 | 道光29年-道光30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3122-1號 |
雲南布政使 | 道光30年-咸豐3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3122-1號 |
江南軍營糧臺事務 | 咸豐8年-咸豐?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3122-1號 |
江蘇巡撫 | 咸豐8年-咸豐10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3122-1號 |
兩江總督(兼署) | 咸豐10年 | 清實錄:文宗顯皇帝實錄, 卷316, 頁652-1 |
騎都尉 | 咸豐10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 702003122-1號 |
建立專祠 | 同治3年- | 清實錄:穆宗毅皇帝實錄, 卷96, 頁98-1 |
著作
表算日食三差 1卷 | 朔食九服里差 3卷 |
強弱率通考 1卷 | 古今積年解源 2卷 |
四元算式一卷 | 造各表簡法 1卷 |
測圓密率 3卷 | 堆垛測圜 1卷 |
垛積招差 1卷 | 橢圓正術 1卷 |
截球解義 1卷 | 弧三角拾遺 1卷 |
圜率通考 1卷 | 橢圓求周術 1卷 |
割圜八綫綴術 4卷 | 校正開元占經九藝術 1卷 |
亲友
稱謂 | 姓名 | 稱謂 | 姓名 | 稱謂 | 姓名 | 稱謂 | 姓名 |
---|---|---|---|---|---|---|---|
曾祖 | 徐士標 | 祖 | 徐文心 | 父 | 徐聚奎 | 子 | 徐震耀 |
子 | 徐震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