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定(生卒不详),清初泰安州(今泰安市)人,磁版印刷术创造者。清代中期前印书,均以枣、梨木版刻字印刷,版易为虫蛀,不易久存。徐志定潜心研制磁土雕版成功。磁版印刷着墨均匀,笔划清晰,且版质坚硬,经久耐用。徐氏用磁版印刷《周易说略》、《蒿庵闲话》二书。《周易说略》封面上标有"泰山磁版"字样, 《嵩庵闲话》 卷一末页注有"真合斋磁版"字样。《周易说略》序言中载:"戊戌(1718年) 冬,偶创磁刊,坚致胜木,因亟为次第校正,逾己亥(1719年) 春而《易》先成。"其末页记有"康熙已亥四月泰山后学徐志定于七十二峰之真合斋。"
现二书存北京,为海内孤本。
清代康、雍间泰安学者徐志定研制的“泰山磁版”,是中国印刷史上的一大发明。清·金埴(1663~1740),《巾箱说》中云:“康熙五十六、七(1717、1718)年间,泰安州有士人,忘其姓名(按即徐氏——引者),能锻泥成字,为活字版,予初闻之,矜为创造之奇。”王次通《乡贤遗事初编》亦云:“(徐志定《周易说略》序)篇中有磁刊创作,谓坚过于木,惜其制不传,殆亦烧磁活字之法耳。于铅椠枣梨别创一格,亦奇士也。”这一发明,历来均给予较高评价,并载入《中国科学技术史》。但徐氏之生平事迹,却史料甚少,以至王次通先生慨叹其“文章事业无由概见”。今人魏隐儒先生《中国古籍印刷史》一书,仅据《重修泰安县志》考知徐志定“字静夫,雍正元年(1723)举贤良方正,官知县。”其他经历,均属空白。
笔者近来对徐志定生平作了初步查考,惜收获甚微,但较之旧说,尚有新见,且简叙于此。
一、徐志定工收。据乾隆二十五年(1760)《泰安县志》卷二一《选举志》载:“徐志定,字静甫,廪生。……善书。”按徐氏“泰山磁版”所刊两书均为手写小楷。字迹工整秀丽,研究者认为其字:“单从书法角度欣赏,也是很有价值的艺术品。”根据徐志定“善书”之记载,再结全他十分敬佩所刊两书(《周易说略》、《蒿庵闲话》)作者张尔岐这两点看,磁版之字很可能出自徐氏手笔。此外,民国县志上云徐志定“字静夫”,核之乾隆县志,当以“字静甫”为是。
二、徐志定所“官知县”为新昌(今浙江新昌)知县。乾隆县志谓:“举贤良方正,仁新昌知县”。查民国八年(1919)金城修《新昌县志》第五册卷八《职官表》载:“徐志定,山东人,生员荐辟,雍正九年(1731)任。”(此史料承新昌县志办提供)可证徐氏知新昌确有其事。民国泰安县志记徐志定出仕在雍天元年,实误。
另外,笔者还对徐志定之故里作了一番调查。初时,了解到泰安祝阳一带有制陶业,乃往祝阳之徐家楼采访,希冀有所发现。但查阅当地之《徐氏族谱》,却没有关于徐志定之任何线索。复闻汶口东大吴徐氏为大族,往阅其谱,亦无志定之名。此后又有友人相告,徐志定可能为泰安西南乡之砖舍人。案砖舍徐我亦泰安望族,但徐地定是否为其族人,尚待作详细调查。
然徐志定即是一代学者,又是泰安名宦,绝不可能在故乡毫无影响。希望治泰山史者能对此进一步调查考证,若能发现磁版与磁版书,或有关徐志定之生平文献,对于中国印刷史之研究,当是莫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