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勣:(公元594~669年):字懋功,后获赐李姓,又避李世民讳,改名李勣;离狐人(今山东东明东北部)。著名唐朝将领。
徐懋功在十七岁时随翟让在瓦岗起义。曾献策出兵荥阳、梁郡,在汴水夺取往来船只物资,使起义军的供给得到解决。公元616年农历10月隋名将张须陀率军进攻正在围攻荥阳的瓦岗军,徐懋功支持李密的计划,在翟让、李密的指挥下奋勇作战,于大海寺击斩张须陀,歼敌两万余人,使瓦岗军军威大振。
李密任瓦岗军首领后,徐懋功建议袭取黎阳仓,壮大了瓦岗军力量。随后镇守黎阳,屡败来犯的宇文化及军。瓦岗军失败后归唐,但却把黎阳城兵马土地献给已投唐的旧主李密,深受李渊赞赏。
公元619年窦建德军攻占黎阳,徐懋功败降。公元620年复归唐。公元621年随李世民迫降王世充,击灭窦建德、刘黑闼等,累迁左监门大将军。公元624年从李孝恭攻灭反唐的辅公祏。李世民即位后,任并州都督。公元629年任通汉道行军总管,率军大败东突厥军于白道。后与李靖合谋,趁东突厥颉利可汗懈而不备,以精骑奔袭并从背后堵截,歼其部众于阴山。
公元637年徐懋功封英国公,驻守并州十六年,令行禁止,李世民誉其胜于长城。
公元641年农历11月,薛延陀可汗夷男闻唐太宗将东封泰山,以为唐边境空虚,命其子大度设征发同罗、仆骨、回纥、靺鞨等部落兵马共二十万,南下进攻唐册封的突厥俟利苾可汗,俟利苾可汗无法抵御,率部进入长城,遣使告急;11月16日唐太宗命张俭率骑兵及奚、契丹诸部兵马从东包抄;徐世勣率士卒六万、精骑一千二百正面出击;李大亮领兵四万、精骑五千驻守灵武;张士贵率二万人出兵云中;李袭誉包抄薛延陀西部。唐军分路出击,薛延陀军北逃。徐懋功挑选麾下及突厥精锐骑兵六千抄近路拦截,跨越白道川,一直追至青山。大度设于诺真水摆开战阵,横亘十里;农历12月17日突厥兵先出战,不胜退兵,大度设乘胜追击,与唐军遭遇,薛延陀军万弩齐发,唐军坐骑多被射死,徐懋功命士卒下马持长槊战,斩三千余人,俘虏五万余人,薛延陀余众逃至漠北,适逢大雪,人畜冻死者十有八九。
公元644年徐懋功从李世民征高丽,公元645年3月以声东击西之计绕过高丽的防守,巧渡辽水,攻克玄菟,使高丽军心大恐;农历4月又绕过新城攻下盖牟城,俘获二万余人和大量粮草,并完成了对辽东城的包抄;农历5月攻克重镇辽东,斩俘两万余人;又随李世民攻取白岩、安市等诸城。因天寒粮将尽,李世民决定退兵,他又和李道宗共同顺利完成了殿军的任务。公元646年薛延陀屡被唐军所败后请降,徐懋功受命招降薛延陀军,识破其诈降,纵兵击之,斩首五千余,擒获其可汗咄摩支,遂灭薛延陀。公元647年率兵二征高丽,获小胜即还。
公元649年农历5月李世民突然将徐懋功罢黜外放以试探,对李治说:“汝于李勣无恩,我今将责出之。我逝世后,汝当授以仆射,即荷汝恩,必致其死力。”并交待如果他不服从就立刻杀之。徐懋功连家都不回就直接去上任。唐高宗李治即位后,授左仆射、司空、太子太师。
公元666年,徐懋功作为主帅再征高丽,公元667年农历2月率大军渡过辽水;9月攻取高丽军事重镇新城,公元668年农历2月28日徐懋功等攻占扶余城,斩俘万余人,扶余川中四十余城亦望风归降。泉男建遣兵五万妄图夺回扶余城,在薛贺水与徐世勣军遭遇,唐军大胜,斩俘三万余人,乘胜攻占大行城。各路唐军会师,推进至鸭绿栅。高丽发兵抵抗,唐军奋勇出击,大败高丽军,追奔二百余里,攻占辱夷城,高丽其他各城守军或逃或降。唐军进至平壤城下,围平壤月余,高丽王高藏派泉男产率首领百人出降。泉男建仍然闭门拒守,并多次遣兵出战,皆败。9月12日高丽僧信诚打开城门,唐军冲进城中,俘男建,高丽全部平定。
徐懋功于公元669年农历12月逝世,终年七十五岁。
徐懋功的实力和功绩在唐初名将中仅次于李靖。《新唐书》说他“用兵多筹算,料敌应变,皆契事机。闻人善,抵掌嗟叹。及战胜,必推功于下。得金帛,尽散之士卒,无私贮。然持法严,故人为之用……既没,士皆为流涕。”
后其孙徐敬业起兵反武则天,兵败被夷族,连徐懋功的坟墓也被毁坏,唯有徐敬业之叔徐思文因为武则天效忠而保住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