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珍:(公元1912~1993年),甘肃天水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被冯玉祥的部队抓了壮丁,所在部队后被编为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1931年第二十六路军到宁都,在第七十四旅第三营营部当传令兵。该营一名副连长王铭五,是徐国珍的同乡,是中共地下党员,给徐国珍讲了许多革命道理。参加了宁都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团第十五军第十三师第三十七团连长兼政治指导员,第三十九团营长,中共宜川县委军事部部长,红二十九军军部作战科科长。徐国珍回忆说:我那个营,从兴国打到遵义,七百多人的加强营,打得只剩下二、三百人了。1936年任红二十九军第二五六团团长,红二十九军曾和汤恩伯部的樊钟秀师打了一仗,敌人是一个师,红二十九军实际上只有一千多人,在这次战斗中,负了伤。
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二团营长、副团长兼参谋长,警备第五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甘肃军区陇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甘肃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甘肃省军区司令员,1965年离开甘肃省军区,专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3年2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