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龙公(监生)入山东诸城籍后改名讳“聚”,字复初。吾族将复初公改称“一世祖”。复初公乃吾始祖明辅公之第十五世孙。礼龙公之后人称“凤墩徐”,义龙住东潮河,实际上“凤墩徐”即“海州徐”之后裔,其世系行辈相差三辈。据《海州徐氏二千来前五十世先祖简抄》,元朝顺帝世乱兼有红头苍蝇,伤人则死,礼龙逃往山东诸城县,信龙逃往河南太康县,皆入籍不归,终成巨族。又,日照市莒县库山乡《徐氏族谱》载:徐氏祖,字礼龙,明洪武二年由东海十八村始迁诸城县,历三世徙莒逊峰庄,宣德三年析居徐家官庄。因徐氏在此垦种官田。故名。 “海州徐”也仅是徐姓家族的一个支派之一,算不上名门望族,和“昆山徐”相比差距很大。昆山县在上海附近,其祠堂对联云:“历唐宋元明五百进士三顶甲 自高曾祖父十二宰相九封候”。 神州大地所有徐氏家族都是一家,只是分支的早晚和服色远近而已,诸城县的“潮河徐”是我们的一家,但他们不是“凤墩徐”,而潮河和潮河附近却有很多徐氏是我们凤墩徐的后裔,实际上现在大家都认为是一家人。大芦滩是“凤墩徐”,他们我们的服色很近,是十一世祖方岳公之后。
注:【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
【监生】明清两代称在国子监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 明代监生分为四类:举监、贡监、荫监、例监。举监是指参加京师会试落选举人,复由翰林院择优送入国子监学习者。
二十世人徐国华,“树”子辈(未按辈分命名)于二0一0年春转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