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管理员第1年

天下徐氏网  
加关注17

欢迎访问天下徐氏网,一个为徐家文化传承努力的编辑

搜索
首页 > 人物 > 顺治十二年进士 徐元珙
人物
顺治十二年进士 徐元珙
2021-04-14IP属地 山东40

顺治十二年进士 徐元珙

徐元珙(?-1688年),清朝官吏。清武进(今常州市区)人,字辑五。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徐永宣父。授刑部主事,任员外郎,典试广西,迁郎中。历官福建建宁道、直隶口北道参议、光禄寺少卿、太常寺卿、通政使、都察院副都御史等。所至修葺城墙,训练将士,捕盗安民,修建学舍,发展教育,有应变才。曾上疏纠正北海祭祀典礼。后以侍亲乞归。康熙二十七年(1688)孝庄皇太后驾崩,赴京哭灵,病发而卒。赐归葬。为人真诚厚道,讲义气,教子有方。


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典广西试,迁郎中。出为福建建宁道佥事,善治盗。移山西冀宁南道参议,遭母忧去。康熙十二年(1673年),起直隶口北道参议。时宣镇未设府县,但置同知分防。元珙和调将士,严斥堠,增亭障,葺城郭,修学舍,边境晏然。入为光禄寺少卿,历太仆寺卿、通政使。二十四年,授太常寺卿。疏请厘正北郊配飨位次,略言:"本朝分祭南北郊。圜丘南乡,三圣并配,甚钜典也。独方泽配位,臣不能无议。昭穆之位,分左右不分东西。圜丘南乡,则东为左为昭,西为右为穆;地只既北乡,则西为左为昭,东为右为穆。盖东西有定方,而左右无定位,从正位所乡而殊。汉、唐地只皆南乡,至宋政和四年,引北牖答阴之义,始改北乡,配位亦改焉。明嘉靖九年,建方泽坛,因宋制,地只北乡,而配位仍设于东,不应古礼。盖其时礼官误执以东为左,因循至今。然明配位止一太祖,或左或右,尚无越次之嫌。今三圣并配,左右易位,因之昭穆失序;况配位误则从坛皆误,即陵山从祀岳镇者亦误。揆诸典礼,实有未安,有待厘正。"疏入,下廷臣集议,学士徐乾学、韩菼皆韪元珙议,独许三礼驳之,遂不行。

二十五年,迁左副都御史。疏请正北海祀典,略言:"唐望祭洛州,即今河南府。宋望祭孟州,即今怀庆府。明依宋制。说者谓怀庆属济源,潜通北海,故于此望祭焉。本朝定制,东海祀莱州,南海祀广州,西海祀蒲州,皆为允当。独北海仍祀怀庆,窃以岳镇方位,当准皇都。往南祭北,于义未惬。谨按北镇医巫闾山在今奉天府境,山既为北镇,川即可为北海,矧长白山水、黑龙、鸭绿诸江,悉朝宗于海。请更定北海之祭,就北镇医巫闾为便。或疑历时已久,不可辄更。臣按北岳祀恒山曲阳,积二千余年,用科臣言改祀浑源州。岳祭可更,何疑海祭?"疏入,议行。

二十六年,疏乞归养。至家,父已前卒。二十七年,孝庄文皇后崩,赴阙哭临。疾作,卒于京师,上闻而悯之,丧归,许驰驿,恤如礼。

 评价

元珙尚风义,座主陈彩没,妻妾继逝,抚其一岁孤并其女,为营婚嫁,与己子无异。时论推其笃厚。


朝代:明-清    

中曆生卒

崇禎2年(天聰3年)-康熙27年    

西曆生卒:1629-1688    

異名

異名                種類           出處

輯五                   字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6311號

荊山                   號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6311號

籍貫

今名  南京江蘇省常州市 

原名 南直隸-常州府-武進縣

經度 119.9 緯度31.8    

傳略

引文出處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史稿.列傳, 卷266, 頁9948-9950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792號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708號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6311號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6311號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6388號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7112號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01007798號

碑傳集, 2冊卷18, 頁278-280

國朝耆獻類徵初編, 15冊卷50, 頁421-422

國朝耆獻類徵初編, 15冊卷50, 頁423-427

國朝耆獻類徵初編, 15冊卷50, 頁427-433    

出身

順治11年舉人

順治12年進士    

履歷

履歷                   任期                                 出處

刑部主事          順治12年-順治14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792號

刑部員外郎(升員外郎)   順治14年-順治15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792號

廣西鄉試正考官(充)    順治14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792號

刑部郎中(升郎中)   順治15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792號

福建建南道   順治15年-順治17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792號

山西冀南道   順治17年-康熙?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792號

丁母憂   康熙?年-康熙12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792號

直隸口北道  康熙12年-康熙15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792號

光祿寺少卿  康熙15年-康熙?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792號

太僕寺少卿   康熙?年-康熙?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792號

通政使司左通政   康熙?年-康熙24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792號

太常寺卿   康熙24年-康熙25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792號

通政使司通政使    康熙25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792號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康熙25年-康熙26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792號

終養  康熙26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792號

丁父憂 康熙26年-康熙27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79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