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段族學記
我族代有人文,自鼎武公以來,詩禮相承弗替。我先祖特軒公,尤篤志好學,不以功名焉 懷,專課子蛭以倫常日用之道。未幾,遠近之来學者日衆,乃設館兼授生徒。文中講道,伯起明 經,論者謂不滅河汾關西也。公老胞伯父述皆公、堂伯父度山公.舆家大人及胞叔父敦元公,相 繼講學於里中,歷二十餘年,從之避者葳常數十人,立訓效鹿洞之规,分門則湖州之法,先後成 高材,致通顯者不可勝數也。清光绪季年,天子詔停科舉,設學堂。戊申夏,伯父述皆公等,因建議家塾改焉族學, 一遵欽定學堂之法,而以樽節浮费,實事求是焉歸。焉書請於提學吴公,公 極嘉許之,下其事於益陽縣。時官斯土者焉山左恭公,正方以振興教育焉己任,焉之呈復立案, 且捐廉四十緡,以作開辦之费,業聘請敦元公焉堂長。而勸學所亦以其雖焉族學,兼取録他族 子弟,遂於邑學款内每年酌量津貼。敦元公既學貫中西,又诲人不倦,掌教三年.學成而去者數 十人.今多在高等小學、中學及各專門學校畢業矣。其無力求深造者,類皆明禮義、曉書數、能 循分食力,見者知其焉公之弟子也。省縣遣員來視學,及四方之來参觀者,咸許焉吾鄉學校之 冠。及考其原委,輒嘆曰:此特軒公之遗澤也。民國元年,泉交河鎮自治會請於吾族,改焉十九 里公立學校.而擴張其範圉,自於當道,易名焉河口小學校。中華民國三年秋,明諤謹記。
(徐民賓等纂修《[湖南益陽]資陽徐氏六修族譜》 1947年木活字本)
豫江小學概况
本族豫江小學,於民國二十年一月 · 由縣祠經管,希栗、子開、述秋諸公創辦之,名“益陽第 六學區私立徐氏豫江初級小學校”。比擇定王田瑕竹勳公、祠焉校址,其經费全由縣祠支付之, 各支祠署焉補助而已。即以縣祠經管焉校董,推選謇儒公擔任第一任校長,希栗、映蘭二公主 講席,招收族内外學童七十餘人,學级編制採多级複式,後因經费困難,學额减少,縮焉單级。 迄民國二十九年,仲啓公任董事長,映蘭公任校長.先後約集各祠管商議,提劃學田。是年十月 復邀請各主捐人正式書立捐.約共計六契,計水田八石二斗八升六合,作焉永久校産,由校董會 獨立保管、經營、動用,不得變賣。校董會亦於是時完成立案手續.基金更臻犟固矣。是年廢學 區制,奉令更名焉“益陽縣私立徐氏豫江初級小學”.校政推行一仍舊貫。三十一年八月,翰以 校長見推,即日造賣表册,申請立案。翌年十二月,奉益陽縣政府秉教三字第三○九七號訓令 轉颁湖南省教育廳十一月二十九日耒二字第五三二二四號指令,予以核准,學校基礎完全奠 定。三十三年夏. 日寇竄境,風鶴频傳,纮誦未絕。秋間敵寇奸宄,相逼益急,停學一年。迄日 本投降,河山光復,校董會改组,业遴選道弦公繼任校長。任事之後,舉凡黄舍之修理,設備之 添置,教師之選用.管教之改良,靡不殫竭精思.邁力以赴。計自二十年迄今,畢業者凡十六班, 都百餘人,先後升入中學或大學者,實繁有徒。惟族間已達學龄男女,不下千人,欲謀掃除文 盲.培育人才,自非擴大範圉不焉功。據開當道之計劃有四:(一)寬等經费,充實圖書儀器。 (二)兑取校前水田,開闢球場。(三)限制族人擔任教學,以專責成。(四)設置奬學金额,资助 優秀清寒子弟。族問耆老.多赞助之.成功可期也。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十二月,德翰謹記。
(同上)
節録學田捐劃契约
一、豫江公捐田一石六斗,糧三斗八升四合,田六圻,坐落楓林鄉梅子壩。
二、 良賢公捐田一石六斗一升,糧四斗九升一合,田十一圻,坐落王田瑕壤中。
三、 日新、日善、日襄公,捐田一石六斗五升六合,糧四斗四升六合,田十四圻,坐落侍郎鄉 徐家冲。
四、彦隆公捐田一石一斗四升,銀二錢六分四釐,田四圻,坐落王田瑕隆公祠堂附近。
五、竹黝公捐田七斗八升,糧一斗六升一合,田两圻,坐落王田瑕學校附近。
六、豫江公月形山墓廬,捐田一石五斗,糧一斗四升四合五勺.田十一圻,坐落侍郎鄉月
形山。
( 同 上 )
學校歷晷校産表及條规
竊維我族,累葉詩書相承勿替。逮民國初年,教育先覺寅齋公曰:曜學問淵博,識遠見明, 首圖提劃祠産,創辦族學,而見分新舊,時衆難之,公獨抒偉見,呈請政府備案,分設“起鳳”、“翔 龍”初級两校,俾族中學子教育得所。公没後,禍亂時起,葳比不登,學幾停顿。民國二十年後, 族前達仁麟公、蔗園公、輿雪佳顧此情形,深恐長此以往,族學前途不堪設想,乃請在地教育當 局,復將“起鳳”、“翔龍”兩校,所捐校産田畝,籁訂劃契,推選校董、校長,從新整頓,兩校前途乃 日有起色。近十餘年,經縣视察,成績卓著,族中學子蔚然而起矣。兹當族譜五修,後賢繼起, 增設一校,而校産未定,已具噶矢,公謂譜牒將成,應首將“起鳳”、“翔龍”兩校,所捐校産.及共 購置田畝,照契照約分别列表,業訂條规,詳刊諸後,以昭世守而重教育焉。
計 開 條 規
一、各校照政府法定,组織校董會,推選校董五人,内推董事長一人,保管四人,經管錢榖 簿書。公議三年一更,得連選連任。
一、各校校董會,每年年終,須將經管數目,會同各校校長,當憑族内各房賢達二三人.核 算一次,不得敷衍塞責。
一、各校校董會,如有夥通舞弊,將學校所收錢縠霸佔侵吞,假記私借,徒飽私囊者, 一經 族内查覺,即予報明族務會,呈報主管教育機關,追償撤職,不稍狗情。
一、各校公推校長一人,主持教育行政,三年一更,得連選連任。
一、各校教員,每年每期须由各校校長,主聘外姓合格優良教師,不得狗情我族人等。無 論何等资歷,不得滥争,而壤成例。
一、已捐校産,各公嗣下子孫所捐産業,須任校收管另佃,不得藉捐霸管霸佃,阻碍教育。
合族公刊。
益 陽 縣 私 立 徐 氏 起 鳳 初 級 小 學 校 校 産 一 覽 表中革民圆三十八年二月日
捐劃學 産公名 | 産款種類 | 數量 | 租额 | 坐落地點 | 備 考 | ||
方長公 | 水田 | 石 | ○八村 | 石 | 七五村 | 徐家坪 | |
(三興公) 垂绅公 | 水田 | 五〇 | 四 | 七〇 | 横村凿 | 垂绅公又名三興公 | |
象武公 | 水田 | 一三 | 一 | 三〇 | 鳳凰廟 台上 | ||
大經公 | 水田 | 一四 | 四 〇 | 鳳凰廟 台上 | |||
少泉公 | 水田 | 六O | 六 | 〇〇 | 鳳凰廟 台上 | ||
贵堂公 | 水田 | 〇八 | 七二 | 廟湾内 | |||
應元公 | 水田 | 一〇 | 〇〇 | 西庄湾 | |||
山林公 | 水田 | 三二 | 三 | 六〇 | 徐家坪 | ||
毒九公 | 水田 | 四五 | 四 | 五〇 | 雙棗園 | ||
纯軒公 | 水田 | 九〇 | 九 | 〇〇 | 徐家坪 塘湾内 | ||
近溪公 | 水田 | 〇〇 | 〇〇 | 生子冲 | |||
柳川公 | 水田 | 八六 | 八 | 〇〇 | 徐家坪 | ||
渾園公 | 水田 | 八五 | 九 | 二〇 | 大坪内 | ||
環溪公 | 水田 | 一四 | 九二 | 徐家坪 | |||
西泉公 | 水田 | 〇三 | 一〇 | 二〇 | 徐家坪 | ||
對樓公 | 水田 | 三〇 | 三 | 二〇 | 廟園内 | ||
本校接置 (四姓公) |
水田 |
三 |
七○ |
三二 |
八〇 |
鳳凰闊 | 此業係舆“翔龍”校合置共管, 每年租谷两校均分,田赋差使 两校負担,所有契據歸族長 保 管 。 |
益 陽 縣 私 立 徐 氏 翔 龍 初 級 小 學 校 校 産 一 覽 表中革民圓三十八年二月日
捐劃學 産公名 | 産款種類 | 數量 | 租额 | 坐落地點 | 備 考 | ||
文先公 | 水田 | 二石 | ○〇村 | 二〇石 | ○〇村 | 顧家郫 | |
徽猷公 | 水田 | 八八 | 二〇 | 〇〇 | 徐家坪 | ||
理堂公 | 水田 | 〇〇 | 一〇 | 〇〇 | 許家填 | ||
哲軒公 | 水田 | 五四 | 五 | 四 〇 | 董師橘 | ||
恒茂公 | 水田 | 一 | 〇〇 | 一〇 | 〇〇 | 雙楓樹 | |
昆山公 | 水田 | 八〇 | 一八 | 〇〇 | 徐家坪 | ||
雨田公 | 水田 | 〇〇 | 九 | 〇〇 | 徐家坪 | ||
本校接置 (四姓公) |
水田 |
三 |
七〇 |
三二 |
八〇 |
鳳凰閣 | 此業係舆“起属”校合置共 管,每年租谷两校均分,田 赋差使兩校負担所有契據 歸族長保管。 |
(徐朝釵纂修《[湖南益陽]徐氏五修族譜》 1948年東海堂木活字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