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一、创作背景
二、内容赏析
上阕:别后所见,景中藏愁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
开篇点题,“离亭” 点明离别之地,“西去” 交代行迹方向。“浮生” 一词化用《庄子》“其生若浮”,将人生比作漂泊的蓬草,奠定了全篇身世浮沉的悲凉基调。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烟柳重重:回头望去,烟柳遮蔽视线,既写出离别的渐远,又以 “柳” 谐音 “留”,暗喻留恋难舍。
淡云孤雁:天上孤雁远飞,既是实景,亦象征词人孤身漂泊的境遇。
寒日暮天红:暮色中残阳如血,“寒” 字点染秋意,“红” 色对比鲜明,以暖色调写冷心境,倍增苍凉之感。
上阕以景传情,通过 “烟柳”“孤雁”“寒日” 等意象,层层递进地渲染出离别后的孤独与怅惘。
下阕:夜泊伤怀,愁绪更浓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以设问引出羁旅之思,“画船” 写漂泊之姿,“潮平”“月朦胧” 描绘夜泊淮河的迷茫景象,既是写实,亦暗示心境的混沌难辨。
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酒醒人静:酒宴散去,孤独更甚,“奈” 字道尽无奈,愁绪如潮水般涌来。
残灯孤枕:微弱的灯光、孤独的枕头,勾勒出旅舍的冷清;梦中或许重温旧景,却被五更风浪惊醒,以动(浪)衬静(夜),更显愁肠百结。
下阕通过 “孤枕”“残灯”“轻浪” 等细节,将离愁别绪推向极致,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意境。
三、艺术特色
意象密集,情景交融
全词以 “离亭”“烟柳”“孤雁”“寒日”“残灯” 等意象贯穿,将离愁别恨融入自然景物,达到 “一切景语皆情语” 的效果。虚实结合,层次分明
上阕 “回头烟柳” 是实写眼前景,“淡云孤雁” 是虚写想象之境;
下阕 “潮平淮月” 是实景,“残灯孤枕梦” 是虚梦,虚实相生,拓展了词作的时空维度。
语言凝练,含蓄深婉
如 “浮生长恨飘蓬” 一句,以 “长恨” 二字道尽人生感慨,简洁而意蕴深长;“轻浪五更风” 以景语作结,余韵袅袅,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