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西崞县徐氏族谱序言之感悟
族谱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告诉人们不忘根本、尊宗敬祖、教化子孙、传承家风。族谱,是人类家族之史书,它翔实地记载了同宗共祖的血缘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的情况,是一姓之文史典籍,是人文历史之载体。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徐氏始祖伯益之子若木,奉封徐国,盖因治国有深谋,理政有良策,致徐国为东方诸侯之长,然而徐氏后裔之姓皆以国名,沿袭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国之兴者必志其史,族之旺者必续其谱。”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谱牒学家欧阳修,曾经为江西永丰县陶唐乡黄沙溪《徐氏族谱》作过序。该序文被历次重修的族谱完整地存录下来。欧公的这篇序文字数虽不多,但大气磅礴,文采飞扬,非文坛大师不可为。由此,可见族谱序言在谱牒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山西省崞县徐氏,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徐永昌所在的家族。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徐永昌曾代表中国政府于密苏里号军舰上接受日本投降。1947年,徐永昌家族撰修族谱之时,由著名文人王宠惠,亲自题写《徐氏族谱》四个大字。族谱序言的作者,有当时的著名文人吴敬恒、陈含光、王震昌等,也有军政要员李宗仁、阎锡山等。几篇序言都提及徐氏家族之世德,传至徐永昌将军之父徐庆,遂以诚信、劳苦、有恒三要训,明遗其子孙知。
夫诚者,圣学之所以成,始而成終也。劳者尚书,无逸之诫也。恒者义经,所谓久道化成者也。者之三德,内切于己,外宜于人。小之可正身而正家,大之则体国经野,开物成务,而莫能外。都会有一种心灵洗涤之感。同时也强烈地感觉到,聪慧睿智的先祖们,定族规和训诫,字字珠玑,内外有度。条条都是张弛有道,事关纲常伦纪,有正本清源、端基之功。实际上就是为徐氏家族树立起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行为准则。这些准则至今仍深深地传承在徐氏家族的后世子孙之中。先祖们的身传言教,致使历代徐姓族人,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多有建树。涌现出了徐孺子、徐世勣、徐盛、徐敬业、徐达、徐光启、徐霞客等家族俊才。开国将帅中有徐向前、徐海东等国之栋梁。
最可贵的是,族谱序言多为文言文。字里行间古风淳淳,一派斯文。文采飞扬,高古典雅,越读就越有味,读下去就是身心的享受。在整个拜读的过程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其中的精华深邃,使人受益匪浅。确实应当感谢先人,给留下如此珍贵的礼物。往事随风,然祖先们树立的族规和训诫,虽历经数年,仍如同清彻的水源,滋润着家族的每一颗心灵,历久弥新。
在当今社会,族谱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族谱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家族背景和传承;族谱帮助人们寻找自己的亲戚和族群,是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族谱可以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也体现了家国情怀。族谱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家族传统的象征和精神支柱。作为徐氏族人,必须牢记祖先教诲,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更要清楚自己向哪里去?奋发图强,努力拼搏,在自己的领域干一番事业。上对得起祖先,下对得起后人,方不愧为徐氏族人也。
作者:徐炳炎 2024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