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
卫国,姬姓,始封国君为周武王的弟弟姬封。卫国君主姬封本来在公元前1121年(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1045年)被封于康地(今河南禹州),称“康叔”。
到了周成王四年(公元前1100年,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1040年),在周公旦平定了“三监之乱”后,将原来纣王之子武庚禄父的封地即大河(黄河,当年一点也不黄,因称大河)与淇水(今淇河)之间殷商遗民中的七族(陶氏、施氏、繁氏、祺氏、樊氏、饥氏、终葵氏)统统封给康叔,使这七族商遗民成为康叔的臣民,康叔随建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建立卫国,所以姬封又称“卫康叔”。
周公旦还害怕卫康叔年纪小,曾反复告诫卫康叔说:“一定要访求前殷年岁较大的贤人君子,向他们询问从前殷朝之所以兴起和灭亡的原因,一定要爱护人民。”并且告诉他纣王所以亡国的原因是由于沉溺于酒,放纵饮酒,宠信女人,所以纣的乱亡从此开始。为此,周公旦写了三篇著名的文诰,告示君子可以效法的原则,这些文诰分称《康诰》、《酒诰》、《梓材》,用来教导和辅助卫康叔。
卫康叔到了自己的封国,就按照兄长的这些教导去安抚、团结他管辖的臣民百姓,大家都非常喜悦。
周成王七年(公元前1097年,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1037年),周成王姬诵成人,周公旦还政,周成王开始亲自掌管朝廷政事。鉴于卫康叔管辖卫、康二地殷商百姓有功,周成王任命卫康叔为周王朝的大司寇,并赏赐给他宝器、祭器,以此来表彰卫康叔的德行。
由于卫国位于周王朝的北方地区,与北方的狄族(翟国)为邻,因此经常遭受翟国的侵扰。卫国在强盛之时,与狄族之间常有战争,互有胜负,其时疆土包括有今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以及山东省西部,与晋、宋、齐、鲁、燕、狄等诸侯国相邻。
卫康叔去世后,其儿子卫康伯继位,以后的世系为卫考伯→卫嗣伯→卫X伯→卫靖伯→卫贞伯→卫顷侯继位。
卫顷侯在位时期,用丰厚的礼物来贿赂周夷王,周夷王就册命卫国为侯爵。卫顷侯在位十二年后去世,其儿子卫侯继位,他在位的第十三年(公元前841年),周王室内爆发了“国人暴动”,昏君周厉王姬胡逃奔到彘,周共伯和代行天子政事。
周宣王十五年(卫侯四十二年,公元前813年),卫侯去世,太子姬余立为新君,即卫共伯。卫共伯的弟弟姬和曾受到卫侯的宠爱,卫侯给了他很多财物,他就用这些财物又收买了兵卒,在卫侯的墓上袭击了卫共伯,卫共伯躲进卫侯墓的墓道里自杀了。卫国人因此就将他埋葬在卫侯旁边,给他谥号叫卫共伯,拥立立姬和为卫侯,是为卫武伯。
卫武伯的即位过程虽不怎么光彩,但他能够继续行卫康叔时期的政令,百姓们和睦安定,卫国也就此强大起来。卫武伯执政的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申国联合缯国、犬戎发动了攻击西周王室之战,犬戎杀死周幽王,西周王朝覆灭。卫武伯亲率军队前去帮助周王室平定犬戎,立了很大的功劳,因此在东周王朝建立之后,周平王姬宜臼晋升卫武公为公爵。
周平王十三年(卫武公五十五年,公元前758年),卫武公去世,儿子姬扬继位,是为卫前庄公。
周平王十八年(卫前庄公五年,公元前753年),卫前庄公娶齐国姜氏为夫人,这位姜氏虽相貌美丽,却没有生育能力,于是卫前庄公又娶了陈国女子为夫人,生了个儿子,但早逝。陈国女子的妹妹也受卫庄公宠爱,生了个儿子叫姬完。姬完的母亲育后病逝,卫前庄公让姜氏抚养他做儿子,并立姬完为太子。
卫前庄公还有一个宠爱的小妾,后来生了个儿子名叫姬州吁。周平王三十一年(卫前庄公十八年,公元前740年),姬州吁长大了,喜欢军事,卫前庄公就让他掌管军队。这时大夫石F就劝卫前庄公说:“庶子爱好军事,如果让他带领军队,国内的祸乱就会从此兴起了,赶紧撤除他的兵权吧!”但卫前庄公不以为意,没有听从。
周平王三十六年(卫前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735年),卫前庄公去世,太子姬完继位,是为卫桓公。到了卫桓公执政的第二年,庶弟姬州吁骄横奢侈,卫桓公就罢免了他的职务,姬州吁逃奔国外,但一直在阴谋组织力量,企图反攻。
周平王四十八年(卫桓公十三年,郑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3年),郑庄公姬寤生的弟弟姬段起兵造反,攻打他的哥哥,没有成功,失败后逃亡到共邑(今河南辉县),姬州吁就跑去和他交友。周平王姬宜臼五十一年(卫桓公十六年,公元前720年),姬州吁收集卫国历年出逃的人组成一支军队,突然袭击杀死了卫桓公,姬州吁自立为卫君,当年大夫石F的话应验了。
姬州吁为了郑伯的弟弟姬段准备讨伐郑国,于是请求宋国、陈国、蔡国一起前往,三国都答应了姬州吁。当时姬州吁刚刚即位,特喜欢打仗,但因他杀害了卫桓公,卫国人都不喜欢他。答复石F就利用卫桓公的母亲娘家陈国,假装做出和姬州吁友好的样子。姬州吁到达郑国郊外后,石F便和陈侯共同谋划,派遣右宰丑向姬州吁进献食物时,在濮上(今河南濮阳龙乡)一举袭杀了姬州吁。之后石F到邢国迎接回卫桓公的弟弟姬晋,拥立为君,是为卫宣公。
到了周桓王十九年(卫宣公十八年,公元前701年),起初,卫宣公宠爱夫人夷姜,夷姜生了一个儿子名姬常把他立为太子,并且让右公子教导他。右公子为太子姬橙⒘烁銎牍女子,还没有完婚,被卫宣公看见这个将要作儿媳的女子容貌美好,就强抢过来自己娶之,然后另外给太子娶了一个女子。
卫宣公得到齐女之后,生下两个儿子:姬子寿、姬子朔,让左公子教导他们。太子姬车哪盖姿篮螅卫宣公的正夫人和子朔一起说太子车幕祷啊N佬公因为自己夺去了太子的妻子,心里也讨厌太子,想废掉他。卫宣公听到别人说自己坏话时,十分生气,于是卫宣公给了太子一支白旄,派他出使齐国,之后又悄悄地指使强盗在国界上拦杀他,并告诉国界上的强盗:“看见拿白旄的人,就杀死他!”
姬子朔的哥哥姬子寿与太子很好,他知道姬子朔讨厌太子,而且知道国君准备杀死太子,于在太子辰要起程时对他说:“国界上的强盗看见你拿着白旄,就会杀你,你可不要去!”
太子其实早就知道了这一切,但他说:“违背父亲的命令而求得生存,这是不可以的。”于是坚持起程了。姬子寿看见太子不肯停止,就劫取了他的白旄,抢先赶到国界上。边界上的强盗看见来的人果真拿着白旄,就一拥而上,杀死了姬子寿。姬子寿被杀死之后,太子秤肿返礁前,他对强盗说:“你们刚刚杀死的人是我弟弟,应当杀死的人是我呀!”于是强盗将太子骋徊⑸钡簦之后回报了卫宣公。卫宣公就此纯利地将姬子朔立为太子。
周桓王二十年(卫宣公十九年,公元前700年),卫宣公病逝,太子姬子朔继位,是为卫惠公。左、右俩公子怨恨卫惠公谗杀前太子常因此对于姬子朔被立为国君一直感到不平。到了周庄王元年(卫惠公四年,卫君黔牟元年,公元前696年),左、右俩公子发动政变,调集军队攻打卫惠公,卫惠公逃奔到齐国,左、右俩公子拥立太子车牡艿芗黔牟为国君。
在卫君姬黔牟继位八年后的周庄王八年(卫君黔牟八年,卫惠公复位元年,齐襄公九年,公元前689年),齐襄公姜诸儿率领诸侯遵奉周王的之命一起讨伐卫国,诛杀了左、右俩公子,送卫惠公回国。卫君黔牟逃奔到周王室避难,卫惠公又重新登上君位。
由于卫惠公恼恨周王室收纳了卫君姬黔牟,于是与燕国联合起来一起出兵攻打周王室。周惠王姬阆逃奔到温国,卫国、燕国拥立周惠王的弟弟姬颓为王。这姬颓登位后无所事事,整天以听歌、看舞打发时光,这引起了郑厉公姬突和虢国国君的极大不满。周惠王四年(卫惠公复位十六年,郑厉公六年,公元前673年),郑厉公又护送周惠王回周。
周惠王姬阆八年(卫惠公复位二十年,公元前669年),卫惠公去世,前后持续在位总共十三年,儿子姬赤继位,是为荒唐的卫懿公。
卫懿公姬赤执政时期(公元前668~前660年在位),特别喜好养鹤,且骄奢淫逸。他养的鹤居然都有禄位,可以乘大夫一级的车辇出入宫门,臣民们对此非常不满,国政弛废。
在周惠王十六年(公元前661年),翟国人发动了攻击卫国的战争,经过邢国的夷仪(今山东聊城西南部)攻入卫国,一举攻击到都城郊区荥泽(今河南汤阴南部),卫懿公一下子就慌了,赶紧号召国人抵抗。庭下大夫们和国人却说:“您的鹤有禄位,让鹤去战吧”,结果没人搭理他,卫懿公悔之晚矣。此时的卫国军队将士们全无斗志,卫懿公只好亲自披挂上阵,结果少得可怜的一点军队也全部覆灭,卫懿公也在荥泽战死,连肝脏都被翟国人掏出吃了。翟国人乘机攻入卫国都成,抢掠一空后大火焚城,卫国被灭。后来,齐、宋两国出兵援救卫国,共立公子姬申于漕邑(今河南滑县),是为卫戴公,漕邑成为卫国的第二个国都。卫戴公当年就去世了。
齐桓公因为卫国多次发生动乱,于是就率领诸侯讨伐翟国,并帮助卫国重修建了丘城。周惠王姬阆十八年(卫文公元年,齐桓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59年),齐桓公扶持卫国新君姬辟疆(姬毁)即位,是为卫文公,他在齐桓公姜小白的帮助下重新建国,建都于楚丘(今河南滑县)。卫文公接受前君的亡国教训,修明政事,减轻赋税,公平断狱,亲自劳作,跟百姓同甘共苦,用这些来收复卫国的民心。因此卫国人奋发图强,重整军备,使国力、军力大大增强。
周襄王八年(卫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44年),晋国公子重耳逃亡经过卫国,卫文公看不起流亡弓子哥,没有以礼相待。周襄王十年(卫文公十八年,公元前642年),北狄联合邢国发动了攻击卫国的“訾娄之战”,却遭到了卫国的强大反击,大败而溃,此后。之后的周襄王十七年(卫文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35年),卫文公发动了反攻邢国的战争,一举吞灭了邢国,邢国之地(今河北邢台)皆为卫国所有。
卫文公去世后,其子姬郑继位,是为卫成公。周襄王二十年(卫成公三年,晋文公五年,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姬重耳率军出征,打算向卫国借路,去援救宋国,愚蠢的卫成公没有答应。于是晋文公率军改从南河渡河去援救宋国。后来晋国向卫国征集军队,卫国的大夫想答应,但卫成公仍然不肯。于是大夫元I在大怒之下率军进攻卫成公,卫成公仓惶出逃到陈国,元I扶立姬瑕为国君。紧接着,晋文公出兵讨伐卫国,大败卫军,之后瓜分了卫国的一部分土地给宋国,以惩罚以前卫文公未以礼相待、以及卫成公不肯援救宋国的过错。两年以后,卫成公到周王室,向周襄王姬郑请求回国,并跟晋文公相会。晋文公依旧耿耿于怀,还派人毒杀卫成公。卫成公知道后,私下贿赂周王室主持放毒的人,让他少放一些,得以不死。后来,周襄王替卫成公向晋文公请求,终于送他回到卫国,诛杀了元I,卫君姬瑕出国逃亡。
到了周襄王二十三年(卫成公六年,公元前629年),卫文公的儿子卫成公姬郑十分软弱无能,在北狄民族再次发动的攻击卫国之战中,卫成公只会出逃,又将国都回帝丘(今河南濮阳)。周襄王二十四年(卫成公七年,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三年后卫成公去朝见晋襄公。周定王七年(卫成公三十五年,公元前600年),卫成公去世,儿子姬p继位,是为卫穆公。
卫穆公在为的第三年即周定王十年(卫穆公三年,公元前597年),卫穆公发动了“抗宋救陈”之战。卫穆公在位十一年之后去世后,儿子姬臧继位,是为卫定公。卫定公执政十二年去世,儿子姬b继位,是为卫献公。
周灵王八年(卫献公十三年,公元前564年),卫献公让曹乐师教宫妾弹琴,宫妾学不好,曹乐师笞打了她。宫妾仗着受卫献公宠爱,向卫献公说曹乐师的坏话,于是卫献公也笞打了曹乐师三百下。
周灵王十三年(卫献公十八年,齐灵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59年),卫献公邀请大夫孙文子林父、宁惠子宁喜共进宴食,他俩都去了。但一直等到很晚了,卫献公还不召见他俩,却到园林里去射大雁。于是两人便跟着到园林里去,卫献公却没有脱去射服就同他们谈话。二人认为君主严重失礼,都十分生气,便前往宿邑。孙文子的儿子曾多次侍侯卫献公饮酒,卫献公让曹乐师演唱《巧言》的末章,而曹乐师却因卫献公曾经笞打过自己三百下暗恨恼火,于是就演唱了别的章诗,想以此激怒孙文子,达到报复卫献公的目的。孙文子以这件事探试上卿蘧伯玉,蘧伯玉却装糊涂说:“我什么都不知道。”于是孙文子便以私家军攻打并驱逐了卫献公。卫献公逃奔到齐国,齐灵公姜环把卫献公安置在聚邑。孙文子、宁惠子二人共立卫定公的弟弟姬秋为君主,是为卫殇公。
卫殇公继位后,以扶立之功把孙文子林父封在宿邑(今安徽淮北砀山)。周灵王姬泄心十六年(卫殇公三年,公元前556年),卫殇公发动了攻击曹国之战,一举占取了重丘()。后来宁惠子与孙文子之间因为争宠而产生矛盾,于是卫殇公就挑唆宁惠子进攻孙文子,孙文子失败逃奔到晋国,又请求晋国护送卫献公回国。这时卫献公还流亡在齐国,齐景公姜杵臼听到这消息后,就亲自将卫献公送往晋国。周灵王二十六年(卫殇公十二年,卫献公后元元年,晋平公十二年,公元前546年),晋平公姬彪替卫献公讨伐卫国,他先诱骗卫殇公来订盟,当卫殇公前来会见晋平公时,晋平公乘机捉住卫殇公和大夫宁惠子,再将卫献公护送回国。卫献公逃亡在外十二年后才回到卫国,一回国就诛杀了宁惠子。
周景王元年(卫献公后元三年,吴王余祭四年,公元前544年),著名的吴国延陵季子出使经过卫国时,见到了蘧伯玉、史,说:“卫国有许多君子,这个国家不会发生什么问题。”在经过宿邑时,孙文子亲自击磬给他听,他却说:“不快乐啊,声音太悲伤了,使卫国发生祸乱的原因就在这里啦。”这一年,卫献公去世,他的儿子姬恶继位,是为卫襄公。
周景王七年(卫襄公六年,楚灵王三年,公元前538年),楚灵王熊虔(芈围)盟会诸侯,卫襄公托辞有病没有去。在其执政的第九年,卫襄公去世。起初,卫襄公有一个小妾,卫襄公很宠爱她,妾怀了孕,梦见有人对她说:“我是康叔,让你的儿子一定享有卫国,给你的儿子起名叫做‘元’。”妾对这件事感到奇怪,就去问孔成子。孔成子说:“康叔是卫国的祖先。”等到生下孩子,果然是个男孩子,于是小妾就把梦中的事告诉了卫襄公。卫襄公高兴地说:“这是上天给安排的。”真的给孩子取名叫“姬元”。卫襄公的夫人没有生儿子,于是就立姬元为继承人,是为卫灵公。
周景王十五年(卫灵公五年,晋昭公二年,公元前530年),晋昭公姬夷发动了吞灭肥国、征伐鲜虞之战,霸气十足,卫灵公赶紧去朝见晋昭公。周敬王二十二年(卫灵公三十七年,曹废公四年,公元前498年),卫灵公发动了攻击曹国之战,甚至占取了曹国郊区,
到了周敬王二十三年(卫灵公三十八年,公元前497年),孔子来到了卫国,卫灵公非常高兴,给他的俸禄和在鲁国一样多。后来有了分歧,孔子就离开卫国。以后又来到卫国。
周敬王二十私年(卫灵公三十九年,公元前496年),太子蒯聩与卫灵公夫人南子产生了矛盾,蒯聩想杀死南子。蒯聩同他的党徒戏阳p商量,在朝会的时候,让戏阳杀死南子夫人。但戏阳又后悔了,没有下手。蒯聩多次用目光示意,南子夫人察觉了他们的阴谋,感到了害怕,就大喊大叫道:“太子想杀我呀!”卫灵公对此非常生气,于是太子蒯聩吓得逃奔到宋国,过了不多久,又到了晋国赵氏家族躲藏起来。
周敬王二十七年(卫灵公四十二年,公元前493年)春天,卫灵公到郊外游玩,让公子郢驾车。姬子郢是卫灵公的小儿子,字子南。卫灵公怨恨太子姬蒯聩出逃,就对姬子郢说:“我将要立你作继位人。”姬子郢回答道:“我不够格,恐怕污辱了国家,您还是另作安排吧。”夏天,卫灵公就病逝了,南子夫人命姬子郢为太子,说:“这是卫灵公的命令。”姬子郢却说:“逃亡在外的太子蒯聩的儿子姬辄还在,我不敢接受命令。”于是卫国大夫们就立姬辄为国君,是为卫出公。当年农历6月,晋国的执政上卿赵简子想送姬蒯聩回国,就让阳虎假装派出十多个卫国人穿着丧服来迎接太子回国,赵简子亲自陪送姬蒯聩。卫出公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发兵边境阻击姬蒯聩,姬蒯聩未能进入卫国,于是就退到宿邑自保,卫出公也收兵回国。
周敬王三十五年(卫出公八年,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离开陈国再次到达了卫国。孔文子向孔子请教军事,孔子没有回答。以后鲁哀公姬将派人来迎接孔子,孔子返回鲁国。
孔文子孔圉后来娶了太子姬蒯聩的姐姐为妻,生下了孔悝。孔氏家族的臣仆浑良夫长得英俊漂亮,在孔文子去世以后,浑良夫就与孔悝的母亲通奸。
周敬王三十九年(卫出公十二年,公元前481年),卫公子姬蒯聩终于发动了夺权之变。他原来居守在在宿邑,姐姐、孔悝的母亲伯姬派浑良夫到姬蒯聩那里去。姬蒯聩对浑良夫说:“如果你能够帮我回国,我将用让您乘坐上大夫的车来报答您,并免除您三项死罪。”姬蒯聩还答应把孔悝的母亲给他作妻子,于是浑良夫遂与姬蒯聩订立了盟约。
之后,浑良夫将姬蒯聩悄悄带入卫国都城,藏匿在孔氏家族的外园。天黑后,这二人穿着女人衣服,用头巾蒙着头乘上宦官罗氏驾的车到孔家去。孔家的老家臣栾宁出来盘问他们,浑良夫回答称是婚姻亲戚家的姬妾。于是姬蒯聩混进了孔家,到了姐姐、孔悝的母亲伯姬的住处。吃过饭之后,孔悝的母亲亲自拿着戈走在前面,姬蒯聩和令五个人披着铠甲,用车载着一口大公猪跟着走。很快,伯姬在茅厕里劫待了儿子孔悝,强迫他订了盟约,又挟持他登上高台召集卫国群臣。当时宫廷护卫首领栾宁将要喝酒,烤肉还没有熟,听到发生了动乱,就赶紧派人通知了孔悝的家臣、孔子的弟子子路(仲由),然后召来护驾着乘车,一边敬着酒,一边吃着烤肉,保护着卫出公逃奔到鲁国去了。
这场内乱发生后,子路(仲由)刚要进孔家,遇到同学子羔(高柴)将要出来,子羔告诉说:“大门已经关闭了。”子路就说:“那我暂且到门前去。”子羔知道子路性格执拗,就劝他说:“事情已经来不及了,不要去遭受这个灾难。”子路正颜说道:“吃了孔悝的俸禄,就不能逃避孔悝的灾难。”子羔叹了口气,就出奔回到鲁国向老师孔子报告去了。
子路进城后来到了宫廷门前,公孙敢关上门,说:“不要进去干什么了!”子路说:“你还是公孙吗?贪求利禄而逃避灾难。我仲由不是这样!吃了人家的俸禄,一定要解救他的祸患。”这时有一个使者出宫门来,子路乘机进去了。
见到太子姬蒯聩,子路说:“太子怎么能用孔悝?即使杀掉他,一定有人会替他进攻太子的。”并且说:“太子没有勇气。如果放火烧台,一定会释放孔叔。”
姬蒯聩听到这话后,感到十分害怕,就派卫士石乞、孟d下台抵挡子路,子路拔剑相迎,争斗中,孟d的戈割断了子路的帽缨。子路说:“君子死的时候,不可使帽子落地。”于是就坐下来把帽缨联结起来,孟d的戈却不管什么君子不君子,将他杀死了。孔子得知卫国发生了动乱,就对天叹息道:“唉!高柴将会回来,仲由将会死去。”
孔悝终于在母亲的压迫下,拥立太子姬蒯聩为新的国君,是为卫后庄公。
卫后庄公蒯聩是卫出公的父亲,长期在在国外流亡,怨恨大夫们不去迎立他。在周敬王四十年(卫后庄公元年,公元前480年)即位后,想要把满朝大夫们杀尽,他说:“寡人在国外住了很久,你们也曾听到过吗?”群臣们为了自保,纷纷商量想要作乱,后来又终止了,原因是卫庄公在冷静下来后宽恕了他们。
卫国虽为周王朝首封的十二诸侯国之一,但却一直是一个相对比较弱的诸侯国,经常受其他诸侯国的左右和支配。进入战国时期以后,卫国国力更弱,根本无法抗拒七雄的进攻。
周敬王四十二年(卫后庄公三年,晋定公三十三年,齐平公三年,公元前478年),那位卫后庄公登上城墙,谣望着远处的戎州城,说道:“戎虏为什么要建筑城邑呢?”戎州人到了这句话,很是忧虑。农历10月,戎州将其话告诉了赵简子,赵简子立即出兵包围了卫国。农历11月,卫后庄公逃有心得,立即出奔国外,卫国人就拥立公子姬斑师为君主。紧接着齐平公姜骜出兵讨伐卫国,俘虏了姬斑师,改立公子姬起为卫君。
周敬王四十三年(卫君起元年,公元前477年),在齐国撤军之后,卫国大夫石曼驱逐了卫君姬起,姬起逃奔到齐国。卫出公姬辄又从齐国回来重新即位。卫出公即位十二年后逃亡,逃亡在外四年后又回国。复位之后,卫出公赏赐了跟从他逃亡的人,继续在位二十一年后去世。卫出公去世后,叔父姬黔赶走了卫出公的儿子而自立,是为卫悼公。
卫悼公执政五年病逝,儿子姬弗继位,是为卫敬公。卫敬公执政十九年去世,儿子姬纠继位,是为卫昭公。这时候,三晋皆很强大,卫国君主已经像个小诸侯那样,被迫附属于赵国。周考王十五年(卫昭公六年,公元前426年),公子姬弑杀了卫昭公自立,是为卫怀公。
周威烈王十一年(卫怀公十一年,公元前415年),公子姬颓就像卫怀公一样,弑杀了卫怀公自立,是为卫慎公。卫慎公的父亲是公子姬m,姬m的父亲是卫敬公。卫慎公执政四十二年去世,儿子姬训继位,是为卫声公,其一即位就在周烈王四年(卫声公元年,田齐桓公田午三年,公元前372年)发动了攻击齐国之战,攻取了齐的薛陵(今山东阳谷东北部)。卫声公执政十一年去世,儿子姬p继位,是为卫成襄公。
周昱王(周显王)二十年(卫成襄公十一年,秦孝公十三年,公元前349年),公孙鞅进入秦国,秦孝公嬴渠梁起用公孙鞅,开始了著名的商鞅变法,秦国迅速强大起来。周昱王(周显王)二十五年(卫成襄公十六年,公元前344年),卫成襄公自贬爵号,降公爵为侯爵,卫成襄公改称“卫成侯”。卫成侯执政二十九年去世,儿子姬郢(子南劲)继位,是为卫平侯。卫平侯执政八年去世,儿子姬嗣继位,是为卫嗣侯。卫嗣侯在周昱王(周显王)四十五年(卫嗣侯元年,公元前324年)一即位,就自己将侯爵再连降四级,自称“君”, 表示“有十五里方地足矣”,绝不参与诸侯们争霸之事,仅只缩居于濮阳之地(今河南濮阳城区),即便如此,仍是屡遭受其他国家的侵略。
到了先秦初期的秦昭襄王五十三年(卫君怀二十九年,魏安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54年),魏安王魏圉发动攻击卫国之战,魏军一举攻占领濮阳,卫国贵族、国民上下溃散,纷逃其他国家,卫国成为了魏国的一个小小附庸国,仅剩有濮阳城一地。
卫嗣君执政四十二年去世,儿子姬怀继位,是为卫怀君,历史已经进入先秦时期。秦昭襄王五十五年(卫怀君三十一年,魏安王魏圉二十五年,公元前252年),卫怀君去朝拜魏安王魏圉,魏安王却囚禁并杀死了卫怀君,改立卫嗣君的弟弟姬元,是为卫元君。魏安王为何要杀死卫怀君而改立姬元?因为姬元是魏安王的女婿,忒也好控制,所以拥立他。
秦王政六年(卫君元十一年,魏景⊥醵年,公元前241年),秦军攻下魏国的朝歌、和已经实际上属于魏国的濮阳之地,并将濮阳设置为秦国东郡的治所,秦王赢政将卫君姬元及其族属统统迁至更小且偏远的野王城(今河南沁阳)。由于卫国弱小得实在不值一击,秦王就将其作为一个名义上的附庸国保留下来了。故而,在秦始皇横扫六国之时,就一直未触及到卫国公室,战国六雄皆灭,唯剩一个卫国在飘摇中偏安于一隅。
直到秦二世元年(卫君二十一年,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赢胡亥即位侯想起了还有一个卫国在野王城,为了显示大秦帝国的统一,即将卫君姬角废为庶人,卫国就此彻底灭亡。卫国竟然是西周初期所封十二大诸侯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姬姓诸侯国,虽然已经渺小得可怜,却是立国时间最长的一个诸侯国。
卫国自卫康叔于公元前1121年(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1045年)开国,至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废卫君角为庶人,共历四十二代君主,国祚九百一十二年(断代工程认为是八百三十六年),比两周王朝的国祚还要长。
卫国王陵:
卫国自立国后,因受其他民族活国家的逼迫,曾迁都五次,其王室陵墓织锦尚未完全发现。
民国二十一~二十二年(公元1932~1933年),考古工作者在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辛村发现一处西周初期至春秋早期的卫国王室墓葬群,共发掘出大墓八座、中墓六座、陪葬墓五十四座、车马坑十四座。
八座大墓自北向南排列,中小墓与大墓时间相近,车马坑在主墓近处。墓和车马坑皆为长方形竖穴,有的有椁室、棺穴或二层台,大墓有二个墓道。随葬品安放有序,礼器多在北阶,车马器多在东或南阶,兵器多在西阶。出土物有的铭文中有“卫”国名,墓主待考。
春秋及以后的卫国王陵尚未发现。
卫国在建国的八百三十六年间,都朝歌四百年,都漕两年,都楚丘二十九年,都帝丘三百八十八年,都野王三十三年。以上六座都城,最重要的是朝歌和帝丘,建都时间最长,遗迹也最多。
卫国故境-淇河
卫国遗址-鹤壁大墓
卫国遗址-都城墓穴
卫国青铜-提梁卣
卫国青铜-兽面纹壶
卫国陶器-残片
卫国君主简要世系表
西周时期:
姬 封:周武王之弟,公元前1121~?年在位待考,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1045~?年在位待考,卫康叔,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姬封之子,生卒年待考,卫康伯,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卫康伯之子,生卒年待考,卫考伯,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卫考伯之子,生卒年待考,卫嗣伯,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卫嗣伯之子,生卒年待考,卫庚伯,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卫庚伯之子,生卒年待考,卫靖伯,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卫靖伯之子,公元前?~前867年,卫贞伯,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卫贞伯之子,公元前866~前855年,卫顷伯,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卫顷伯之子,公元前854~前813年,卫厘伯,逝世后葬地待考。
春秋时期:
姬 余:卫厘伯之子,公元前813~前813年,卫共伯,被姬和所杀,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和:卫厘伯之子,公元前812~前758年,卫武伯,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扬:姬和之子,公元前757~前735年,卫庄伯,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完:姬扬之子,公元前734~前719年,卫桓公,被姬卅吁所杀,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卅吁:姬完之弟,公元前719~前719年,卫君,被国人所杀,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晋:姬完之弟,公元前718~前700年,卫宣公,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朔:姬晋之子,公元前699~前696年,卫惠公,出奔齐国。
姬黔牟:姬晋之子,公元前695~前688年,卫君,出奔周朝,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朔(复位):公元前687~前669年,卫惠公,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赤:姬朔之子,公元前668~前660年,卫懿公,被狄人所杀,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申:姬黔牟之弟,公元前660~前660年,卫戴公,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辟疆:姬申之弟,公元前659~前635年,卫文公,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郑:姬辟疆之子,公元前634~前600年,卫成公,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速:姬郑之子,公元前599~前589年,卫穆公,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藏:姬速之子,公元前588~前577年,卫定公,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衍:姬藏之子,公元前576~前559年,卫献公,出奔齐国。
姬 焱:姬藏之弟,公元前558~前547年,卫殇公,被杀,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衍(复位):公元前546~前544年,卫献公,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恶:姬衍之子,公元前543~前535年,卫襄公,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元:姬衍之子,公元前534~前493年,卫灵公,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辄:姬元之孙,公元前492~前481年,卫出公,被其父所逐。
姬蒯聩:姬辄之父,公元前480~前478年,卫庄公,被其弟所杀,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起:姬元之子,公元前477~前477年,卫卫君,被姬辄所杀,逝世后葬地待考。
战国时期:
姬 辄:(复位),公元前476~前456年,卫出公,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黔:姬辄季父,公元前455~前451年,卫悼公,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弗:姬黔之子,公元前450~前432年,卫敬公,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纤:姬弗之子,公元前431~前426年,卫昭公,被姬但所杀,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但:姬纤之子,公元前425~前415年,卫怀公,被姬颓所杀,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颓:姬弗之孙,公元前414~前373年,卫慎公,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训:姬颓之子,公元前372~前362年,卫声公,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o:姬训之子,公元前361~前333年,卫成侯,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劲(子南劲):姬速之子,公元前332~前325年,卫平侯,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卫平侯之子,公元前324~前283年,卫成襄侯,自降爵位为君,因称卫嗣君,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怀:卫嗣君之子,公元前282~前252年,卫怀君,被魏安厘王所杀,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元:卫嗣君之弟,公元前251~前230年,卫元君,逝世后葬地待考。
姬 角:卫元君之子,公元前229~前209年,卫角君,被秦二世胡亥废为庶人,逝世后葬地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