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管理员第1年

天下徐氏网  
加关注15

欢迎访问天下徐氏网,一个为徐家文化传承努力的编辑

搜索
首页 > 族谱 > 1913年重修南州徐氏大成宗谱《重修徐高士公宗谱序》译文
族谱
1913年重修南州徐氏大成宗谱《重修徐高士公宗谱序》译文
2025-02-1936
  • 堂号:
  • 撰修:
  • 年代:
  • 页数:
  • 聚居地:江西
  • 散居地:
  • 始祖【诞辰】:
  • 始迁祖【诞辰】:
  • 家谱藏地:
  • 原定班辈:
  • 新续班辈:
  • 原谱信息:
  • 封面题:
  • 入谱人数:
  • 先祖名人:
  • 家风家训:

1913年重修南州徐氏大成宗谱

《重修徐高士公宗谱序》译文

江西是东南地区的一大都会,以人杰地灵著称。在这样一个地方,追溯地方志的记载,徐高士的家族世系最为突出。徐高士以淡泊名利而闻名,如今徐氏家族繁衍壮大,汇集了三十八个县、五百多支的后裔,这些支脉被收录成册。这不仅是子孙对祖先的缅怀,也是对徐高士遗风余泽的传承,让后人能够感受到先辈的风范。

徐高士是一位普通的布衣,在东汉末年这样一个乱世中崛起。他并没有像董仲舒、辕固那样的师承,也没有像袁安、杨震那样的显赫家世,但他依然在群英中脱颖而出。他的言行举止关乎天下的安危,成为世人的榜样。他的名声因为隐居而更加显赫,他的德行因为低调而更加突出。不了解他的人,可能会认为他是因为陈蕃、郭泰等人的推崇才有了名声,但我认为徐高士的高尚品德和清风亮节,并不需要依靠这些来提升自己的身价。

从东汉元兴年间开始,国家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权力的纲纪逐渐崩溃,社会陷入混乱。那些有权势的人,有的因为聪明而选择明哲保身,有的因为懦弱而随波逐流。那些真正有智慧的人,有的选择坚守原则,有的选择观望形势,有的则选择隐居保全自己。

为了混淆是非,追求荣华富贵,人们不惜低下头,压抑自己的声音,导致天下一片昏暗混乱,无人能够阻止这种局面。于是,天下的豪杰俊才们感到痛心疾首,对人道的沦丧、世俗的败坏和善良之人的摧残感到愤慨。这种愤慨之情深埋于心,郁积难平,他们不惜竭尽全力,与污浊的世界和暴虐的势力抗争,建立正直的言论,联合志同道合的同志,推崇伟大的贤者作为榜样,扶持名教,弘扬正气,揭露权势者的奸诈行径。他们的激烈行为虽然未必能改变现状,但仍然维护了千古的纲常,将大义悬于天地之间。这种行为的功绩,即使是高士也会发自内心地赞许。高士们不仅能看到这些,而且还有着更为高尚的境界。因此,他们愿意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的楷模。他们受到世人的敬仰,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超脱世俗,追求高雅的生活,而是因为他们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

在盛世中,像巢父、许由这样的隐士固然令人敬仰,但像伊尹、吕尚这样的贤臣,能够辅佐君王,建立功业,更是值得尊敬。高士们积累道德修养,心怀天下,如果有机会,他们可以驾御国家,使国家安定,民生幸福,实现道德和功业的统一。即使在局势复杂、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如果有机会,他们也可以联合众人,发挥智慧,变通策略,拨乱反正,使国家摆脱困境。这种行为不仅是高士们的期望,也是豪杰们的心愿,更是百姓的期望。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也相信他人的能力,积极寻求机会,努力实现目标。

可惜的是,时机往往难以把握,积重难返。许多志同道合的君子们,志在进取,不惜冒着危险,发表激烈的言论,采取危险的行动,试图挽回已经崩溃的局面。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的身家性命。(某些行为)固然很难做到,但却是值得称赞的。只是(人们)总是过于急切地相互争执,局势难以稳定,变化无常。与其冒险强行推进,不如留下一两个有智慧的人,他们沉着冷静,观察形势的变化,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行动,为百姓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力量。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高士,他们面对党派之人不敢轻易附和,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该用则用,该舍则舍,他们的志向并不在于世俗的名利,而是心中有着更高的追求。如果说他们只是像石头一样隐藏起来,以为他们没有用世之心,那就错了。然而,高士又不能轻易被世俗所用,因为他们不会轻易地被党派的拉拢所迷惑,也不会忘记社会的混乱现状,他们宁愿隐藏自己的行踪,也不愿随波逐流,他们宁愿选择保全自己,也不愿轻易破碎。如果他们真的想忘却世俗,那么那些互相赠送鸡酒的亲密行为,又何必如此忙碌不安,而选择隐居呢?社会之所以期待高士出山,并不是为了标榜他们的虚名,也不是为了培养他们傲慢的态度,或者为了沽名钓誉。真正的高士,他们的行为虽然隐秘,但内心真诚,这种真诚会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上,他们早就被天下人所敬佩。因此,即使他们保持沉默,但他们的伟大策略和智慧也应该被理解。高士的优秀之处在于,他们目光远大,不会因为忧愁而动摇内心,不会因为愤怒而随意发表言论,也不会因为宠辱而改变自己的本性。他们不会被党派的偏见所束缚,这才是高士最为高尚的地方。《易经》上说,(真正的快乐在于徐高士)坚守自己的原则,坚定不移,堪称高尚的君子。从东汉至今,世事变迁多次,但徐高士的高尚节操和气概依然被世人所推崇。可惜的是,他以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事业为己任,却未能在世间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只能让人们在想象中感受他的崇高品德,如同高山流水,令人敬仰。千年之后,人们依然会追寻他的足迹,凭吊他的事迹,难以忘怀。更何况作为他的子孙,怎能不继承先辈的遗志,传承家族的美德,铭记先辈的清风亮节,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家族的尊重呢?

现在,徐高士的后代们汇集宗族,重修家谱,这种传承家族血脉、弘扬家族美德的行为,已经很好地体现了他们对家族的忠诚和对祖先的敬仰。我更愿意进一步推崇徐高士的高尚品德,与大家共同探讨。天下动荡不安,家族制度即将崩溃,如果没有正道明理的人出来,弘扬正气,维护世道,而只是追求急功近利,附和那些只图眼前利益的人,我担心家族的衰落会比东汉末年更加严重。如果像陈蕃、郭泰这样的人能够出现,从普通百姓中发现徐高士这样的贤者,与他共同奋斗,那将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啊!

 

在吉日的清晨,正值中华民国二年孟冬,夏月,清末进士、现任知县新建人李凝谨为此作序。

 

电子版制作:徐炳炎2025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