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管理员第1年

天下徐氏网  
加关注17

欢迎访问天下徐氏网,一个为徐家文化传承努力的编辑

搜索
首页 > 族谱 > 历史编年简录与年号-晋王朝-西晋时期
族谱
历史编年简录与年号-晋王朝-西晋时期
2015-03-08718

西晋时期:(公元265~316年)。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时期:

  公元265年:乙酉,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吴末帝孙皓甘露元年;曹魏政权抚军大将军、晋王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西晋王朝正式建立,司马炎称晋武帝,建元“泰始”

  公元266年:丙戌,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二年;吴末帝孙皓甘露二年(宝鼎元年)。

  公元267年:丁亥,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三年;吴末帝孙皓宝鼎二年。

  公元268年:戊子,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四年;吴末帝孙皓宝鼎三年(西晋与孙吴之间持续爆发“江夏之战”、“襄阳之战”、“合肥之战”)。

  公元269年:己丑,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五年;吴末帝孙皓宝鼎四年(建衡元年)。

  公元270年:庚寅,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六年;吴末帝孙皓建衡二年;西晋与鲜卑部落之间在今宁夏中卫沙坡头爆发“万斛堆之战”

  公元271年:辛卯,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六年;吴末帝孙皓建衡二年(西晋与孙吴之间在今越南爆发“交趾之战”);西晋与羌胡之间爆发“青山之战”;西晋与匈奴去卑单于之间在今河北保定地区爆发“并州之战”

  公元272年:壬辰,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八年;吴末帝孙皓凤凰元年;西晋与孙吴之间在今湖北宜昌爆发“西陵之战”

  公元273年:癸巳,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九年;吴末帝孙皓凤凰二年;西晋与孙吴之间在今江西弋阳爆发“弋阳之战”

  公元274年:甲午,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十年;吴末帝孙皓凤凰三年;西晋与孙吴之间在今安徽淮北爆发“枳里之战”

  公元275年:乙未,晋武帝司马炎咸宁元年;吴末帝孙皓天册元年;西晋与孙吴之间在今湖北武汉爆发“江夏之战”

  公元276年:丙申,晋武帝司马炎咸宁二年;吴末帝孙皓天玺元年;鲜卑民族发动侵扰西晋边地之战;晋武帝持续发动攻击北胡之战、攻击鲜卑之战。

  公元277年:丁酉,晋武帝司马炎咸宁三年;吴末帝孙皓天纪元年;西晋与孙吴之间在今湖北武汉爆发“江夏之战”;晋武帝发动攻击鲜卑之战。

  公元278年:戊戌,晋武帝司马炎咸宁四年;吴末帝孙皓天纪二年;西晋与孙吴之间在今安徽潜山爆发“皖城之战”;西晋与鲜卑部落之间爆发“武威之战”

  公元279年:己亥,晋武帝司马炎咸宁五年;吴末帝孙皓天纪三年;西晋司马都督马隆发动攻击鲜卑的“凉州之战”(今甘肃武威凉州)。

  公元280年:庚子,晋武帝司马炎咸宁六年(太康元年);吴末帝孙皓天纪四年(孙吴政权被西晋龙骧将军王浚击灭,孙皓归降,被晋武帝授予归命侯,晋武帝重新完成中国统一,历史正式进入晋王朝时期);鲜卑部落乘乱发动攻击西晋的“西平之战”(今辽宁盘山)。

  公元281年:辛丑,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二年;鲜卑部落持续发动攻击西晋的“昌黎之战”(今河北秦皇岛)、“辽西之战”

  公元282年:壬寅,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三年;西晋与鲜卑部落之间爆发“昌黎之战”

  公元283年:癸卯,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四年;原孙吴故将莞奉发动反晋之战。

  公元284年:甲辰,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五年。

  公元285年:乙巳,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六年;西晋与鲜卑部落之间在今河北晋州爆发“肥如之战”;鲜卑大都督慕容·@发动攻击扶余之战(今辽宁松原)。

  公元286年:丙午,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七年;西晋与鲜卑部落之间爆发“辽东之战”

  公元287年:丁未,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八年;南康郡平固县吏李丰发动反晋之战。

  公元288年:戊申,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九年。

  公元289年:己酉,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十年。

  公元290年:庚戌,晋武帝司马炎太熙元年(永熙元年)。

 

  晋惠帝司马衷执政时期:

  公元290年:庚戌,晋惠帝司马衷太熙元年(永熙元年)。

  公元291年:辛亥,晋惠帝司马衷永平元年(元康元年);西晋爆发延后长达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八王: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住⒊ど惩跛韭V、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J、东海王司马越),强大一时的西晋王朝从此开始急剧衰败。   

  公元292年:壬子,晋惠帝司马衷元康二年。

  公元293年:癸丑,晋惠帝司马衷元康三年。

  公元294年:甲寅,晋惠帝司马衷元康四年;匈奴去卑单于在今山西长治发动攻击西晋的“上党之战”

  公元295年:乙卯,晋惠帝司马衷元康五年。

  公元296年:丙辰,晋惠帝司马衷元康六年;西晋与氐羌之间在今陕西武功爆发“中亭之战”

  公元297年:丁巳,晋惠帝司马衷元康七年。

  公元298年:戊午,晋惠帝司马衷元康八年。

  公元299年:己未,晋惠帝司马衷元康九年。

  公元300年:庚申,晋惠帝司马衷永康元年;益州刺史赵Q发动反晋之战。

  公元301年:辛酉,晋惠帝司马衷永康二年(永宁元年);赵王司马伦再次发动大规模内乱;流民起义军领袖李特持续发动攻击益州刺史赵Q的“成都之战”、以及反晋起义的“绵竹之战”、“广汉之战”

  公元302年:壬戌,晋惠帝司马衷永宁二年(太安元年);齐王司马自俅畏⒍大规模内乱;鲜卑民族宇文部首领宇文·莫圭与北燕国慕容·@之间在今辽宁义县爆发“棘城之战”;益州牧李特与河间王司马、益州刺史罗尚之间爆发争战

  公元303年:癸亥,晋惠帝司马衷太安二年;益州牧李特在四川地区脱离西晋,自称成都王,建立“大成”政权(成都王李雄与益州刺史罗尚随即在今四川郫县地区发动攻击大成的“郫城之战”;益州刺史罗尚接着发动袭击大成政权都城成都西部的“少城之战”);江夏郡道士张昌发动反晋起义;西晋诸王之间爆发“争权洛阳之战”

  公元304年:甲子,晋惠帝司马衷永安元年;大成李特二年(大成王李特病逝,其侄李雄在成都称王,建立成汉国,史称成都王,建元“建兴”);西晋匈奴北单于刘渊自称后汉王,建立汉赵,史称高祖,建元“元熙”;中书侍郎刘沈发动攻击河间王司马的“长安之战”;东海王司马越与成都王司马颖之间在今河南安阳汤阴爆发“荡阴之战”;辅国大将军王F与成都王司马颖之间在今河北石家庄赵县爆发“平棘之战”

  公元305年:乙丑,晋惠帝司马衷永安元年;大成成都王李雄建兴二年;汉赵高祖刘渊元熙二年;西平公(太尉)张轨发动攻击韩陇西太守稚、鲜卑首领若罗·拔能之战;代国政权拓跋·猗龇⒍击败汉赵高祖刘渊之战;东海王司马越联合司空司马发动攻击长安之战;平阳将军公孙藩发动反晋之战。

  公元306年:丙寅,晋惠帝司马衷永安三年(光熙元年);大成成都王李雄建兴三年,李雄正式称帝,是为大成武帝,改元“晏平”;汉赵高祖刘渊元熙三年;北方一县(黄县,今山东烟台龙口)县令、流民军领袖刘伯根发动流民起义;云南宁州(今云南玉溪)五荟夷发动反晋之战。

 

  晋怀帝司马炽执政时期:

  公元307年:丁卯,晋怀帝司马炽永嘉元年;大成武帝李雄晏平二年;汉赵高祖刘渊元熙三年;蜀郡农民邓定、隗文在今陕西汉中起义并发动“汉中之战”,魏郡马牧(今河南永城)农民汲桑起义并在今山东阳谷发动攻击西晋的“武阳之战”;顿丘郡太守魏植发动反晋之战。

  公元308年:戊辰,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二年;大成武帝李雄晏平三年;汉赵高祖刘渊永凤元年(汉赵高祖发动攻击西晋的“魏郡之战”);洛阳州将军北宫纯发动攻击东莱农民起义军王弥的“洛阳之战”

  公元309年:己巳,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三年;大成武帝李雄晏平四年;汉赵高祖刘渊河瑞元年(汉赵高祖诏令其子刘聪发动攻击西晋的“洛阳之战”;汉赵将领刘芒荡发动反汉赵国之战;汉赵羯族将领石勒脱离汉赵政权,成立后赵政权,自称王)。

  公元310年:庚午,晋怀帝司马炽永嘉四年;大成武帝李雄晏平五年;汉赵烈宗帝刘聪光兴元年(汉赵烈宗持续发动攻击西晋的“怀之战”、“洛阳之战”);并州刺史刘琨发动攻击匈奴铁弗部刘虎及白部鲜卑之战,雍州流民领袖王如发动流民起义

  公元311年:辛未,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五年;大成武帝李雄玉衡元年;汉赵烈宗帝刘聪嘉平元年(西晋与汉赵之间爆发“长安之战”,汉赵烈宗发动攻击西晋的“洛阳之战”);后赵上党公石勒与西晋太尉王衍之间在今山西大同爆发“平城之战”;巴蜀流民领袖杜|发动反晋起义

  公元312年:壬申,晋怀帝司马炽永嘉六年;大成武帝李雄玉衡二年;汉赵烈宗帝刘聪嘉平二年(西晋与汉赵之间在今山西太原地区爆发“兰谷之战”、“晋阳之战”);西晋辅国大将军王F与后赵上党公石勒之间在今河北邢台爆发“襄国之战”

  公元313年:癸酉,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七年;大成武帝李雄玉衡三年;汉赵烈宗帝刘聪嘉平三年(汉赵烈宗帝诏令其弟刘曜发动攻击西晋的“长安之战”);代北拓跋·猗卢联合鲜卑大都督慕容·@发动攻击西晋的“辽西之战”

 

  晋愍帝司马邺执政时期:

  公元313年:癸酉,晋愍帝司马邺永嘉七年(建兴元年);大成武帝李雄玉衡四年;汉赵烈宗帝刘聪嘉平四年;西平公(凉州刺史)张自立为帝,建前凉国,史称高祖明王;流民起义军领袖杨武在今陕西汉中发动攻击西晋的“梁州之战”

  公元314年:甲戌,晋愍帝司马邺建兴二年;大成武帝李雄玉衡五年;汉赵烈宗帝刘聪嘉平五年(汉赵烈宗帝诏令其弟刘曜再次发动攻击西晋的“长安之战”);前凉高祖明王张永安元年;后赵上党公石勒在今北京大兴发动攻击西晋的“幽州之战”

  公元315年:乙亥,晋愍帝司马邺建兴三年;大成武帝李雄玉衡六年;汉赵烈宗帝刘聪建元元年;前凉高祖明王张永安二年;吴兴郡豪门徐馥发动反晋之战。

  公元316年:丙子,晋愍帝司马邺建兴四年;大成武帝李雄玉衡七年;前凉高祖明王张永安三年;汉赵烈宗帝刘聪麟嘉元年(汉赵上党公王石勒发动伏击原代国旧信义将军箕谵之战,继而汉赵烈宗帝诏令其弟大将军刘曜持续发动攻击西晋的“北地之战”、“长安之战”,最后一举攻克西晋的都城洛阳,西晋王朝历国祚五十一年至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