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词
族谱又称家谱或宗谱,是以特殊的形式记载家族世系和事迹的珍贵历史资料,其价值和意义十分重要。作为家族神灵般的族谱,是血脉和精神传承的列祖列宗、父母高堂和满堂儿孙之大集,族谱的是延续血脉亲情的载体,是孝道文化的重要体现。一部族谱记载着家族姓氏渊源、始祖源流、支派迁徙、人口变迁等,通过撰修族谱,可以明辨祖宗世系传承,寻根问祖,受到亲情教育。族谱反映着家族或宗族成员的世系血缘关系,记载着家族内优秀人士的伟业、事迹以及荣辱与兴衰,实际上是一部家族或宗族的人文史书。中国人有着朴素的祖先信仰,通过修续、重视和珍藏族谱,重温先祖良好门风,并给后代留下范本。曾经有一种说法:中国人信奉的不是儒教、道教、佛教,也不是基督教、天主教,而是“家教”。古人演绎出《诫伯禽书》《颜氏家训》以及“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最接地气的家教典范。教育鞭策后世子孙,家谱、家规、家训成为最好的教科书。
族谱之修,非一纸之事,实属家族之福。我们承前启后,希冀后世子孙认祖归宗,警示族人无论何时何地需“知支派虽分而宗脉则一也”;尊祖敬宗、光宗耀祖、遵纪守法、持家爱国,读谱识牒、修谱续牒、亲睦族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尽知宗族,笃信族规家训,杜绝不良现象。族谱之修,非一日之功,乃累世之任。各地的族人加强联系,共商修谱大事,实现族谱数字化、现代化以及可持续化。族谱之修,非一人之力,乃全族之责。期待族人共勉,不断充实,逐步完善。
新泰徐氏家族是新泰市的重要家族,新泰徐氏为唐英公徐懋功之后裔。徐懋功原来姓徐,后赐姓李,其家族因为战乱,自离狐(今菏泽市东明县)流寓新泰。新泰徐氏最早生活在羊流镇徐家庄,后来迁至苏庄,并逐渐播迁至新泰区域及外省市县。家族根基稳固,家业日益雄厚,逐渐发展成新泰市第一望族。家族名人有徐琛、徐光前等人。至宋元交替之际,新泰徐氏宗脉衍分两派,一脉承徐家庄琛祖遗泽,开九支枝叶;一脉继苏庄明德祖宗风,立十八门家声。考其本源,实为同根同源。明德祖其先世居新泰苏庄,系元苏庄始迁祖讳曾之裔孙,明德祖一脉堂号为永思堂,典出《诗》云:“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新泰市徐氏家族多次续修族谱,一九六二年春季,由徐贞春发起,徐贞焕、徐贞成、徐敏拱等共同主持族谱的续修,同年十月在济南印行。
新泰徐氏家族第九次续修族谱,这项意义深远、责任重大的文化建设工程获得圆满成功,是我们徐氏家族的喜事,更是文化传承的盛事,值得大家热烈祝贺。“欣逢盛世,喜见谱成。徐氏家族,源远流长。祖德宗功,山高水长。修谱之举,功德无量。敬宗尊祖,世代传扬。” 新泰徐氏家族第九次续修族谱,续写了家族团结奋进的新篇章,走在徐氏文化传承的前列。家族是我们生命的根基,是我们经历风雨后最温暖的避风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家族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衷心祝愿新泰徐氏家兴族旺,人才辈出,子孙绵延,支支并茂。衷心祝愿我们徐氏家族繁荣昌盛,后裔英才辈出,福泽绵长,丁财两旺,吉祥如意,一代更比一代强。
徐炳炎 二〇二五年七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