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徐国文脉 共话传承新篇——山东省历史学会徐国文化专业委员会2025年会召开
2025年11月22日,山东省历史学会徐国文化专业委员会在临沂市费县召开年度学术会议。来自全省各地的专家学者、徐氏宗亲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徐国历史文化研究与地域文脉挖掘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

晓磊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

会议由学会秘书长徐飞主持。

专业委员会荣誉主委徐佰文发表讲话,对各界同仁对徐国文化的研究发掘和支持表示诚挚感谢,并寄语全体成员继续深耕细作,推动研究走向更广阔的平台。

徐雷进主委随后作工作部署,明确2026年度将重点推进文献整理与学术交流常态化,着力打造徐国文化研究的特色品牌。

勤森作淄博先进经验和实践报告
在学术交流环节,十余位专家学者带来了颇具深度的研究分享。

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晓焕以双重维度展开论述,既系统梳理了徐懋功的历史功绩,又聚焦近现代昌邑徐氏双杰,生动讲述了清末诗人徐河清与印尼山东华侨领袖徐洪亭的传奇事迹,展现了徐氏族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担当。

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历史系主任谭景玉教授提出要对旧家谱中的移民记载应多加分析考证,对家族历史文化研究既要具备宏阔视野,又要深耕文献史料。

地域文化与家族源流研究成为本次年会的亮点。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万常林博士基于《周村乡村记忆》,详细考察了淄博市周村地区徐姓村落的分布格局与历史变迁;

学者乔闪揭秘了明清时期郯城徐氏家族与两位状元的交游往事;

郯城县史志办副主任刘卫星立足地域文化根基,阐述了"徐氏文化发祥地在郯城"的核心观点;

学者徐勤俭则分享了新泰徐氏家谱的研究成果。

山东荀子研究馆焦子栋从文学视角切入,探析了徐姓人士在《玉台新咏》中的诗作,丰富了徐国文化的研究维度。

学者徐绍贵则举例解析了古代名人对“东海堂”郡望的认同。

郯城诗人夏政平还当场宣读了他创作的歌颂徐氏先祖功绩的一首七律和一篇赋,以别样形式为年会增添了情趣。

此次年会的召开,不仅搭建了徐国文化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更凝聚了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文化传承的共识。与会者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史料挖掘、深化研究阐释,让千年徐国文脉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